爱孩子是母鸡也会做的事。
这是高尔基说的一句名言,爱孩子是人类的本能,但如何教育好孩子则是所有家长需要学习的一门学问,因为爱孩子而失去了判断力或者是违背了基本认知,则可能会让事情复杂化,而且也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所以很多人将被溺爱的孩子比喻为“温室内的花朵”,和父母的呵护下精彩绽放,但一旦脱离父母的怀抱,在独自面对人生的时候,还能笑着坦然面对所有的挫折与现实吗?
近日,网络上有一位家长发文,称华北电力大学的宿舍温度太低了,只有17度,是不是准备往死里冻孩子呀?家长对学校提出了严肃的批评,认为学校的做法过分,甚至认为学校的做法是“剥削”行为。
没想到该家长的吐槽,很快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反对,普遍认为家长太过于溺爱孩子,大学生宿舍温度17度是正常的,很多南方高校的寝室内根本没有17度,甚至是和室气温差别不大。
有网友认为,非要冬天穿短袖才叫冬天吗?如果衣服不是太单薄的话,17度的室温完全是可以耐受的,甚至是属于比较舒适的温度,没必要天天抱怨和吐槽。
如果家长连孩子宿舍的温度都如此关注的话,那孩子岂不是真的成了温室里的花朵?以后孩子走上社会可怎么办?
有意思的是,还有不少人怼了该家长,建议家长将孩子转学到清华大学,或者去住酒店,还有人建议家长给宿舍安装空调。
家长则回应称,问题已经解决了,因为他已经将学校投诉了,现在寝室暖和多了!
客观地说,在北方的高校都采用集中供暖的方式,寝室内温度确实比南方舒适得多,但17度真的很低吗?稍微有点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其实这个温度尚可,谈不上把孩子往死里冻的地步,家长太心疼孩子了,很可能是将寝室和家里的温度做了比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供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整体而言,室内温度和湿度其实都有规定的,并不是越高越高。
依据各地供热条例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室内温度基本上都要求不低于18度,如果家里有婴儿或者特殊人群的话,温度可以适当调节,室内温度在20度左右为宜。
也就是说,寝室内17度其实也是正常现象,毕竟学生进进出出,室内温度很难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且每个人对温度的感受也不一样,对北方学生来说,17度可能就觉得冷了,但南方过来的学生估计就觉得刚刚好,甚至是很舒服。
当然,现在大家讨论的重点还不是温度本身的问题,而是家长有没有必要事无巨细地关注孩子的大学生活细节?稍微有点不满意就投诉,这种做法无疑和中小学如出一辙,动不动就投诉学校,表面上是为了孩子,但本质上是干预学校管理和教育,更是对孩子的一种溺爱。
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如果他们觉得宿舍的温度不够,体感不适,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向学校后勤部门表达诉求,如果多数人都觉得温度低,相信学校会改善供暖温度的,而不是由家长代劳。
关心和爱护孩子可以理解,但切不可太过于溺爱,更不要轻易把手伸得太长,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遇到任何事情理应由他们自己想办法去解决或者克服。
经常看到一些大学生在毕业后无法就业,就一直待家里,如果父母没有足够的资源帮助子女解决就业问题,孩子可能就处于“啃老”的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不是孩子的能力问题,而是他们缺少独立生活的能力,不懂得如何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因为此前一切的一切都是父母帮忙的。
所以,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如果不是无法克服的困难,真的不建议父母还去干预大学生的生活,是冷还是暖,要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和解决,这样他们才能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