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潍城区: 优化教育环境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秦国玲通讯员徐双

集聚优质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加速区域发展、汇聚人气商气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潍城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锚定“教好每一名学生、成就每一名教师、办好每一所学校、幸福每一个家庭”目标,围绕教育品牌建设、服务发展、便民惠民,全面优化教育环境,以教育“软实力”筑强营商环境“硬支撑”。

创优品牌,扩大区域影响力

狠抓“匠心独运”的品质教育。实施强课提质行动,探索建立教师“弹性上下班+偏远薄弱绩效补贴+严控非教学事务”、学生在校“弹性上学+午餐午休+课后服务”等减负机制,营造轻负优质师生成长环境。潍城区“双减”典型做法2次获得教育部点赞。建立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学校领导班子、骨干教师随机推门听课机制,开展课堂教学大比武、精品课创建等活动,问诊把脉课堂教学,提升教学管理质效。实施集团化办学,成立潍城实验、潍坊外国语、潍城卓越幼教等教育集团,通过共享课程资源、教育理念、管理经验、督导机制等扩增优质教育资源。完备的教育体系、一流的教学质量,成为潍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一张靓丽名片。

推行“多点开花”的磨砺教育。构建劳动实践、体能提升等六大课程体系,开设各类相关课程50余门,每班每两周不少于1个课时,创设真实情境,运用剧本演绎、角色对话、主题演讲等表现形式,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等地参与劳动,进社区、进村居、进敬老院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长跑、越野跑等训练,帮助学生学会正确面对生活磨砺。搭建阳光磨砺教育基地,建成劳动教育基地12处、研学基地6处、德育教育基地10处。举办磨砺专题培训、示范培训50余次,组织阳光磨砺教育优质课赛评、专业素养提升主题论坛,全面提高阳光磨砺教育质量。

发展“别具一格”的特色教育。充分发挥独特的教育资源优势,搭建区级艺术节、体育节,开设音乐剧、篆刻、京剧、武术、太极拳等艺术类社团,推进中华文化在新时代传承、转化、创新、发展。聚焦文体并进、体教融合,探索“1+N”体教融合发展模式,打造1处体教融合中心校,大力推广游泳、三大球等“N”个项目。开展“武术进校园”“每校一支武术队”,发展四通捶、五禽操、八段锦、舞龙舞狮等项目,“武术之乡”声名远扬。目前,潍城区的每一名中小学生“人人学会一样乐器”“人人拥有一项体育专长”,艺术素养和身体素质得到极大提升。今年成功组织承办全省第二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区域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服务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

加速“高端化”人才引进。组织赴陕西师范大学等部属院校开展教师招聘宣讲,今年招考新教师223人,其中“双一流”高校及硕士以上毕业生占比20%以上,实现教师队伍换血重塑,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学科结构全面优化。实施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推进急需紧缺和特殊专业人才招聘程序,采取履职综合性评价、结构化面试、面谈交流等方式,综合考察引进人才的理论水平、教学理念、教育管理经验、治校育人能力及综合素质等。出台《潍城区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等系列引才政策,从人才安居补贴、绩效奖金、补贴、科创奖励、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保障。

发展“市场化”职业教育。创新校企融合方式,基于企业实际用工需求,动态调整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及招生计划,引导企业投入资金、师资、技术标准,突出校企共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深度融合。做好学生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指导,扎实开展中学生职业体验、职业院校参观等活动,深化职普通融,强化中学生职业认知。以职业技术技能比赛为抓手,完善县区、校两级常赛机制,形成学校、教师、学生人人参赛、逐级竞赛的工作格局,加快推动学生个性化成长。依托智迈德股份、山水水泥等龙头企业,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5处,共建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和实习就业管理体系,开展订单培养。

提供“贴心化”惠企服务。潍城区在加速教育自身发展同时,主动融入全区经济建设大局,用心用情用力助推企业发展。指导全区中小学校“一校一基地”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鼓励学校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共同打造校外研学基地品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推荐优秀企业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研学基地评选,各学校开展研学实践活动优先从本区企业中选择。用足用好现有涉企惠企政策,主动协调当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积极争取政策倾斜、资源支持,扎实高效做好服务企业工作。先后协调帮助各大企业解决问题10个,涵盖用水用地、子女入学、招工等各方面。

便民惠民,增强区域吸引力

优化午餐午休服务。聚焦“政府投资+部门联动+学校管理”,启动中小学校午休“全覆盖”行动,投资1000余万元为全区各中小学配备午休设备21093套、配套床品41288套。吸纳965名青年教师组成56支志愿服务队全流程护导学生,采取轮班形式开展午休指导。实施学校食堂提升工程,连续三年累计投资1.2亿元,新建学校食堂10处、改造提升老旧食堂6处,公开招标引进4家配餐企业,为23处没有校内食堂的学校提供供餐服务。建立教体、卫健、市场监管协作联动机制,明晰职责分工,实现信息互通共享。聚焦“午餐保障+午休管理+家校共建”,做优学生午餐午休服务保障,所有学校食堂全部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

强化入学保障服务。将随迁子女教育纳入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有序扩大学位供给,以流入地公办学校为主,就近安排子女入学,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转学等按规定协调保障。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混合编班、统一管理,保障随迁子女平等入学和接受教育的权利,解除投资、务工人员后顾之忧,创造放心舒心干事创业的环境。压实控辍保学工作责任,加强不稳定就学学生劝返复学和残疾学生就学安置,做到专人盯、专人抓、专人管,专人进村入户开展家访劝返活动,实现控辍保学动态清零,年内义教阶段无辍学生,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拓展课后服务。各学校在家长申请、学生自愿基础上,开设课后服务,做好学生答疑释惑、特长培养等工作,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志愿者、安保人员全程跟踪服务,全力打造素质教育“第二课堂”。参与学生达到5.3万名。开设优秀传统文化、非遗类特色项目,舞蹈、书法、器乐等艺术教育,武术、足球、篮球等体育运动,承挫承压、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教育,编程、人工智能、创客空间等拓展类课程。充分发挥区“双减”工作专班牵头抓总作用,联合文旅、科技等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地毯式摸排,实行全覆盖“机构清单”和“红线清单”管理,对机构负责人、教师等群体划定准入“红线”,严格规范培训机构办学行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