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被称“最没用学院”, 数量却在10年间增加14倍, 批量生产文凭吗?

学习为了就业,为了充实自己,为了未来自己心里的理想和目标,为了造福社会?这几点中,世俗一些,选择就业的学生,恐怕是最多的。

在满足温饱之前,过度的理想,不是我们能够追求的。学校的含金量,和专业的实用性和就业率,是同学们报考的首要目标。

但有些专业,或者说学院,被认可度不高,出花边新闻的概率还不低。但却能在短短的10年之间,成倍的增加,让不少同学们不能理解。

马克思主义学院,被学生调侃称:最没用的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我们通常叫马院。马院里面主要包含的专业有: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专业,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政治学等等。

专业比较多,但大多数都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展开。专业看起来高大上,但在就业上,实用性不大,且就业的范围比较窄。

该专业毕业后,最后的出路是留校做老师,或者毕业后考公。文科类专业,本身就业情况,就没有理科,工科等专业有优势。

马院的专业,在文科中,也不算很出彩。文科中比较优质的,有法学,教育,会计,汉语言等等。

在弱势专业里面,排名还靠后。也被同学们调侃,说是“最没有用的学院”。通常马院的学生,也被认为水分比较大。

大学主要做的就是各种科研,马院的科研对于当下社会的实际应用价值,并不大。大家都疲于奔波,思想上的东西,其实更偏向于即时的快乐。

被称“最没用学院”,数量却在10年间增加14倍,批量生产文凭吗?

马院就算是在学生眼中,说没有用。但实际数据却并不是这样,在最近的10年时间里,马院的数量,直接增加了14倍。

于此同时,大学的思想政治教师,包括兼任,总数超过了12.7万人次。对比2012年,直接增加了7.4万人。

这个数量的增加,意味着学校和社会上需求量的增加。有需求才有市场,那为什么马院在学生眼中,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却还能够有这样好的发展势头呢?

大部分综合性质院校,都有马院存在。在名校中的占有率更高,院长地位也偏高,这样情况的出现,有学生质疑,是在批量生产文凭,是真的吗?

当然不是了,马院的存在有着特定的意义。最近的十几年前,马院数量激增的原因,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思想教育更要有长足的进步有关系。

报考这些年来的考研热,考公,考编制,思想政治,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马院看起来比较不容易出成果,但实际的教育意义却很大。

学院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来增强对社会现实的分析能力,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武器。

这些,因为在平时的生活中,接触的机会不大,所以感觉离我们很遥远。就好像小时候学习语文一样,因为大家都会说,毕竟是母语,就总是忽略他。

马院的专业也是一样,就拿哲学来说,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哲学家,带着自身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

因为经常能接触,因为觉得轻轻松松,所以忽略了他们的存在和高度。又因为接触不到真正的核心,而忽略了其存在的意义。

至于批量生产文凭,就更不是了。马院的报考分数并不低,且学生都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对未来怀抱期待。

也希望其他同学和网友,不要用自己的眼光,去诋毁正在努力的同学们。思想上的东西,确实比较不容易被认可,但绝对不是网友们说的那么不堪,只不过是接触的层面不一样而已。

笔者寄语:

在笔者看来,马院其实是个很好的院校。但话说回来,如果从就业的角度出发,不建议普通家庭的学生学习。

还是开篇时候那句话,在温饱和未来没有得到保障的时候,尽量选择比较实际的东西。王思聪就是马院的学生,因为他更需要思想上的成就,本身生活已经赢了。

但那份底气,不是所有人都有的。所以同学们马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网友猜测的那样,只不过选择的人不一样,层次不一样而已。

今日话题: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