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蒲松龄, 一个一生都想考进体制内文学家。

“柳泉居士才情高,志异篇章誉世间”这一诗句,来形容蒲松龄再合适不过了。据说,他做了半个世纪的秀才,参加了十次左右的乡试,但并未考中举人和进士。当他最后一次参加乡试时,年龄大约是62岁左右。

在正式跟大家介绍他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努力考公

小王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从小就有着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欲。他深知,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因此,他一直努力学习,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考上公务员,为国家服务,同时也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现实却并不如人意。小王第一次参加公务员考试时,由于准备不足,没有考上。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准备第二次考试。然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他始终未能如愿以偿地考上公务员。

每次考试后,小王都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他相信,只要自己不断努力,总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这个过程中,小王也曾经遇到过很多困难和挫折。有时候他会感到疲惫和失落,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和信念。他坚信,只要自己不放弃,总有一天会迎来成功的曙光。今年,他又继续报名参考公务员考试。

清朝也有一个像小王这样的人,他就是清朝初年的文学家蒲松龄。蒲松龄的代表作品是《聊斋志异》,这本书是中国古代文言文小说的高峰之作。

名落深山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没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他在19岁应童子试,便以县、府、道三试第一考中秀才。接着他在省城济南参加了乡试,落榜了。没有关系。等待三年后,他再次参加乡试。不出意外,他没中。进城,考试,落榜,回家,等三年;再进城,再考试,再落榜,再回家,再等三年......据说,他做了半个世纪的秀才,参加了十次左右的乡试,但并未考中举人和进士。

蒲松龄参加了十次左右的乡试后,大约是62岁。他从康熙二年(1663年)首次参加乡试,至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最后一次参加乡试,在近40年的时间里十次参加乡试。因此,他参加乡试的次数与年龄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每次乡试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三到四年。所以,当他最后一次参加乡试时,年龄大约是62岁左右。

他一生都在努力考取功名,但多次科举考试都未能成功。为可以说蒲松龄一生都想进体制内。

他那么想进体制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家庭影响:蒲松龄出生在一个家道中落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秀才,但一生都在努力考取功名,但未能如愿。因此,蒲松龄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体制内,以实现自己和家庭的荣誉与地位。

②社会地位: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进入体制内意味着获得了相应的社会地位和权力,这对于蒲松龄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通过考试成为官员,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提高家庭的社会地位。

③个人理想:蒲松龄有着强烈的入世情怀,希望能够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他渴望通过进入体制内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④家族期望:蒲松龄的家族虽然家道中落,但仍对功名有所期望。他作为家中的长子,肩负着家族的期望和责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振兴家族。

除了努力考公的故事外,蒲松龄身上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以下是其中几个较为知名的:

努力创作《聊斋志异》

这是蒲松龄最为人所知的故事。他通过收集民间故事和传说,创作出了这部充满奇幻色彩的短篇小说集。书中的故事多以鬼、狐为主角,借此批判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社会的深刻洞察。

摆茶摊收集故事

为了实现自己的夙愿,蒲松龄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中去,向群众获取知识。他在家乡靠近大路旁的一棵大树下面,铺一张芦席,设茶备烟,凡是路过此地的人,他都免费供茶供烟,请他们讲一两个民间故事。就这样,年夏一年,日复一日,他广泛搜集素材,勤奋写作,终于写出了闻名中外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巧对对联

当地一个姓石的乡绅十分嫉妒蒲松龄的才学,一心想找个机会显露一下自己的“才学”。这天,他找到正在和小伙伴们玩耍的蒲松龄,指着不远处被塌落的砖墙砸死的一只小鸡,信口诌道:“细羽家禽砖后死。”蒲松龄早知石乡绅的为人,就心生一计,假装为难地说:“我哪能对得上先生出的妙句。既然先生非要我学着对不可,我就一个字一个字地试着对对吧!”然后他一字一字地对出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

这些故事展现了蒲松龄的才华横溢、机智聪慧以及他对文学和生活的热爱。

可以说,蒲松龄虽然他没有考进公务员,但是他是一位具有卓越文学才华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之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