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扬中旧时教育种种

□朱圣福

纵观旧时扬中教育,私学强于官学。所谓官学,是指封建朝廷和地方官府所办的学校;而私学,即由个人或宗族地方等主持、经营和管理的教育。细数有如下几种形式:

社学

所谓社学,即元明清三朝的地方小学。其虽有官方色彩,但仍以民间为创办主体。其经费来源主要是社会捐助,带有义学性质。

扬中的社学,光绪《泰兴县志·经制志·学校》中提到一次:“社学,在庆延铺、文明铺、忠爱铺、阜成门外、拱极门外、口岸镇、黄桥镇、太平洲各一,康熙中知县宋生建,今废。”康熙年间泰兴知县宋生在太平洲曾建有一所社学,到光绪时,社学已不复存在。由于再无其他材料参考,对于这所社学的名称、地址、规制、兴衰等等具体情况,暂时无从知晓。

义学

义学又称义塾,由地方人士捐资兴办,是贫困子弟免费读书的学塾。

光绪《泰兴县志》上同样记载了太平洲义学情况:“太平洲义学,康熙中建,久废。”《扬中教育志·大事记》中载:“康熙五十三年(1714)泰兴县同知宋生作《募建义学序》,江洲父老募集钱粮,在太平洲建‘太平义学’1所,旧址在今八桥镇红光村。”

从宋知县《募建义学序》中“延文儒以教贫民之有志就学修脯无赀者”“其俗虽朴愿而少教训,凡列胶庠者,多就学他方,无从设席横经之所故也。里中父老约择隙地建义学,以训是乡之贫而向学者”“父老所请,适惬余愿”“惟冀勉力共输,襄成盛举”等语可看出,建义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那些有志于学的穷孩子;当年太平洲的教育很差,学生没有读经之所,想学习就得去外地;当地有识之士决心择地兴办义学,请求知县给予支持;宋知县认为这是件大好事,决心和大家共襄盛举。

从此,“太平义学”在原德隆乡405圩南岸落地生根。遗憾的是,嘉庆年间太平义学竟荒废了。光绪年间,永胜乡董唐达廷牵头募集资金,在原址复建义学,初聘泰兴籍塾师周逸山执教,后延扬中籍塾师周鼎高、唐文藻任教。1920年前义学停办;1947年,校舍被拆除。太平义学在历时230余年后,退出历史舞台。

私塾

私塾又叫家塾,是完全由个人投资创办、旨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教育形式。私塾依据办学主体分两种,一种是坐馆,即个人投资兴办,延请塾师教育自家及亲戚子弟;另一种是门馆,即塾师自行创办,开门收徒。

扬中旧时私塾有多少,《扬中教育志·概述》中有相关表述:“晚清,太平洲两三个自然埭(圩)即有私塾1所;清末,太平县共有私塾300余所,学生7000余人。……直至民国23年(1934年),扬中县长洪康燮力主“废私塾”,仍有改良私塾300余所。……新中国成立初,扬中仍有私塾70余所,1954年结束私塾教育的历史。”

私塾,是旧时扬中最普遍的教育,也是为时最长的教育,虽未教出鸿儒大师,但它让扬中男丁普遍识字、会算账,所以功不可没。

社学、义学和私塾承担的都是启蒙教育,如果学生想进一步学习考取功名,就需要进入更高级别的书院学习。

书院

书院是介于官学和私学之间的另一种重要形式,也可以说是官学和私学相结合的产物。

一些文章说,扬中历史上曾先后兴办过三所书院:宝晋书院、鸣凤书院和太平书院。

宝晋书院在镇江北固山。由于该书院有很多学产在扬中,于是书院委派专人留驻宝晋洲,建起几间茅屋,既作征租之所,又作授经之馆,人们也称为“宝晋书院”。民国初,该“书院”遭火灾,不久地方兴建文昌宫,经馆附设在内。

鸣凤书院在丹阳白云街,鸣凤洲是该书院的一处学产。鸣凤洲上除1921年建有一所洪氏家塾外,并没有建立什么书院。

太平书院建于太平洲龙王庙内(今长旺中心小学)。晚清《丹徒县志》载,太平天国被镇压后,郡守李仲良请立书院,以教代政,训化愚顽。光绪《泰兴县志》载:“太平洲书院,同治五年(1866)建。洲与扬(扬州)之江(江都)甘(甘泉,今邗江),常(常州)之武进,镇(镇江)之徒(丹徒)阳(丹阳)合境,六邑公建斯院。由巡道甄别,府县轮课。”书院内曾挂有李鸿章写的“太平书院”、左宗棠写的“六邑观摩”以及曾国藩写的“学海观澜”匾额。由于书院有数十间房屋,可举行各种活动,故教育活动频繁。

书院经费,起始是个人捐助,后六县将分管的部分土地划归书院作学产。

1912年起,太平书院先后改名为太平校士馆、农民教育馆、民众教育馆、中心民众学校。抗战初期,一度成为扬中县政府驻地。1940年1月11日,书院被日军焚毁。

其他

学堂。晚清,科举废,学堂兴。扬中第一所蒙学堂建在太平禅院(今新坝镇新宁村),为富绅田佩绅于光绪三十年(1904)创办,主要教授新学,开扬中新学教育之滥觞。

义小。民国建立,改学堂为学校。1915年,扬中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落户三茅镇南关帝庙内,扬中始有官办小学。但20余年间,小学教育发展十分缓慢。洪康燮主政扬中后,大力“兴学校,推行义务教育”,全县国民义务小学发展到80余所,学生有5000余人。

社教。洪康燮在全县办“强迫识字班”371所,对16岁至35岁不识字的成人强迫推行识字教育。1936年2月至4月的培训,全县参加人数有17148人,毕业11750人,受奖1111人。洪康燮还对私塾进行改良,分5期举办塾师讲习班,训练期满举行会考,根据成绩进行检定,“计先后训练塾师合格者430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