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226位真人故事
我叫包伊凡,90后,来自浙江温州,目前在维也纳读博士。
在“内卷”这个词还没有盛行的时候,我就是一个“自然卷”的人,跟自己赛跑,把自己的选择做到底。
我把自己“卷”进了不错的寄宿初中,“卷”进了不错的寄宿高中。
遗憾的是,高考那年没能把自己“卷”进名校,从普通本科、硕士毕业,心仪的大学申博也被拒了。
可我咬牙又开启了“自卷”模式,在谁也不认识的背景下,申请157个岗位,被拒了154次,获得面试机会只有10次......
后来,我拿到了维也纳大学的岗位制博士通知书。在读博期间,我5次申请出国交流,拿着9万多人民币的奖学金到各国游历。去了两次德国,两次西班牙,前不久去了曼谷......
曾经的小镇女孩,终于践行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意义,拥抱海阔天空。
(2022年奥地利科学院卓越博士奖学金颁奖典礼上的我)
我的老家,虽然只是一个县级市,却有着异常激烈的升学竞争氛围。
几乎所有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带着孩子到处补习,好像只有挤破头考进卷天卷地,两周放假一天的寄宿中学才有前途。
我很小就明白,老师说“这孩子挺聪明,就是懒了点”,不过是安慰家长的大谎话。我很早就接受了自己平庸的资质,把“自然卷”的特质注入血脉,悄悄告诉自己,要好好书写不那么聪明但绝不懒惰的人生。
在我上小学的前几年,我的爱好有点多,上舞蹈、画画、书法等好几个兴趣班。到了四五年级,“内卷生活”就开始了。
从10岁起,我印象中很大一部分的记忆都是周末和节假日的补习班。奥数、作文、古诗词是必备“三件套”。
我坚定果断地一路投入“自卷”,把自己“卷”进了不错的寄宿初中,不错的寄宿高中。不过高考和考研都没能“卷”进名校。
我埋头苦“卷”,13岁开始住校,18岁离家上大学,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微乎其微。
(我小时候)
我爸是个生意人,在大众的印象中,生意人大多世故圆滑,在他身上,好像没太多呈现,他比较安于现状,是独特的一类商人。
作为温州人,对金钱的敏感似乎是天生的。加上家庭一次次经历生意波折,家庭经济状态起伏不定,触发了我对经济独立的渴望。
高中刚毕业,我自己连耳洞都没有,就去夜市摆摊卖耳钉,一晚上收入好几百。
大学的时候,平时上学时,我在夜市摆摊,开格子铺、开网店,到了寒暑假就到处做家教。
因为我会宣传,加上教学也颇有成效,我的学生还是挺多的,基本上每天都需要上10小时的课。一个假期下来,挣来的钱已经可以够交学费并开支生活费了。
在我大二那年,爸爸的生意又出现了亏损。从那时开始,爸爸不再给我生活费了,而且他还跟亲朋好友傲娇地说,我女儿可以经济独立了。
(研二时参加创业创新大赛)
到我读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爸爸做生意再次亏损。之前他拿到过一个国外品牌皮具的浙江地区代理,生意最好的时候开了10家门店,后来却全部关停了。
面对满屋堆积如山的包,爸爸也没想过要改变销售方式或者营销方式。
来自家里的经济压力,让我再次开启自卷模式。我每天除了在实验室超负荷工作,还基于自己的研究课题,参加了一系列的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多项奖项,拿到奖金3万多元。
在周遭的内卷和家庭的波折中成长的我,已经养成了“自然卷”的敏感特质,哪怕环境里没人卷我,我也喜欢自己卷自己。
(2020年12月我在维也纳大学主校区)
2020年,读研三的我自信满满,认为心仪的大学博士申请稳过,没想到最后得到消息,我被拒之门外了。
那年7月的毕业季,我既没有找到学校读博,也没有找到工作。内心有点沮丧,但依然心怀希望。
因为从那时的4月到8月,我就已经满世界申请博士和科研助理岗位了。
我进到各大高校官网,一个个去查找相关的学院和导师,列好表格。我发现在学术职位网站上,每天都会更新一些博士职位,于是我就按一天申请至少1个职位的频次,开始了申请之旅。
我一边准备毕业论文和答辩,一边申请博士职位,同时备考雅思,应聘各高校的科研助理岗。
那段时间陆续收到了一些高校的反馈回复,还有偶尔的面试邀请。
后来算下来,我总共申请了157个岗位,被拒了154次,获得10次面试机会,成功拿到3个offer 。
(我背的帆布包上,课题组的LOGO是我设计的)
忙碌的日子不舍昼夜。8月份,我拿到雅思成绩。过了几天,收到了维也纳大学的博士offer。
当时我仍然马不停蹄地继续申请。可是,其他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都只是单纯录取,需要我自己再找奖学金,而维也纳大学是直接给我签三年的合同,也就是说,边读博士,边发工资。
后来我得知,维也纳绝大部分的博士留学生,要么是拿了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奖学金,要么是211、985的名校出身,或者是经过国内的硕士生导师推荐的。
而我,本科和硕士上的是“双非”,没有找任何留学中介,也没花一分钱上培训班,以最一般的背景,花了最少的钱,拿到了欧洲的博士offer。
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少有的案例,而在我看来,这是一份宝贵的留学经验。
(沙漠留影)
不久后,我和一些对申请海外学位有丰富经验的朋友,组建了一个留学工作室。
用我们“趟过来”的经验,帮助那些主观能动性强的同学,这是我们的初衷。
不过,毕竟我们都是在读博士,平时科研任务比较重,只能是当做副业。
有人纠结要不要留学,有人纠结要不要读博,这两种情况我们都不会盲目去帮忙出主意。
有人想直接把整个申请流程托付给我们办理,我一般都会直接拒绝。我们只给一些集合高校招生信息平台的建议,让他们自己选择。
有人想让我们帮撰写留学文书,我也会劝退。让他们自己先动手写,我们再润色。
(我在芬兰)
在我看来,如果真的下定决心想要留学,就不该因为一时偷懒都想花钱解决。
博士求学生涯,需要定力、毅力、耐心和决策力,需要做事果断,有目标的人。
到海外读博士以后,我发现,实际与期待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比如原来以为会是一个还不错的科研环境,可实际上,我所在的实验室,仪器设备远不如国内实验室。
另外,以前在国内订实验试剂,上午订了下午就能送达,而在奥地利要等上两三周才能到,整体效率就会受影响。
不过,维也纳毕竟是号称为世界最宜居的城市,我体会到了一种不同的氛围。
国内特别注重效率,维也纳则更注重感受。在这里,我也开始慢慢学会了如何慢生活。
(我在奥地利阿尔卑斯山滑雪)
不同于国内应届生和非应届生的显性区别,维也纳这里,半工半读的人很多,本科读6年,30岁才开始读硕士的大有人在,包容度还是挺高的。
我们学校规定博士生是有教学任务的,需要给硕士生上实验课,也可以带硕士生或本科生做毕业课题。26岁的我,就带过一个31岁的硕士生。
他为了晚上回去照顾怀孕的女朋友,总是早早就在实验室做实验。孩子出生后更是每天两头跑。有时候和他线上开会讨论,他经常一只手抱着孩子,一只手敲击键盘处理数据。
但他并不觉得辛苦,也不会觉得焦虑,按着自己的节奏,一边读书,一边生活。
也许你觉得,这是一个励志故事。但在奥地利,放眼望去,这样的事情再寻常不过了。
(在泰国郑王庙穿泰服的我)
在我们的实验室楼下,经常能看到直接躺在草地上打呼噜的人,在椅子上晒太阳的人,坐在台阶上拿着三明治端着咖啡聊天的人。
周遭的松弛感,加上轻松的工作氛围,如今,我在学业之余,会给自己规划25天的年假,安排休闲放松的时间,到各地旅行。
在博士在读期间,我5次申请拿到了奖学金,到过好几个国家交流。
我曾游走芬兰北地,目睹了转瞬即逝的极光;我曾漫步在爱沙尼亚,感受过中世纪圣诞市场的神秘氛围;我也曾到过西班牙,在龙石岛巧遇七彩霓虹......
游玩后,我喜欢分享旅行笔记。可能是骨子里的“复盘”习惯,连旅行不例外。
(我和西班牙实验室的教授们)
总会有人问我,你读书还要读多久?我的回答是:“想读多久就读多久。”
其实目前的我,我已经达到了毕业的要求。
拿着一份每周26小时工作时长的合同,领着不错的工资,带着几个学生做实验,顺便在平台运营自己的网店,帮“佛系”老爸清理积压的包包,工作之余申请国际交流奖学金,让漫游世界之旅填满悠闲的假期。
我想说的是,我并非那种一心扑在科研上的传统博士生,我渴望成为一个既有事业有生活,能够自主安排节奏,经济与精神兼顾的博士生。
博士在读状态不只有轻松与舒适,在此过程中体验挑战与充实,也是一种成长。
“自卷”了那么多年,我终于找到了真正的“自由卷”模式。
如约翰列侬所说:“人生,就像是你正在编织计划的时候,偶然发生在你身上的旋律。”
现在的我,只想尽力活出我能活的最舒服的状态,享受这人生旅途的惬意与丰盈。
【口述:包伊凡】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