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寒假重聚, 大学生和父母都要重新学习相处

放寒假的大学生陆续开始回家,很多大学生发现,属于自己的“窝”居然改头换面了,有的卧室成为摩托车车库,有的房间被父母改成了小卖部,更有家住乡下的大学生声称卧室里面居然有了一个牛犊子。呆上几天,父母开始嫌弃了:整天不出门,躺着看手机,你们大学生都这样吗?

依照大家的想象,大学生们半年没见父母,寒假回家,与家人一定亲密无间、无话不谈。而大概率的事实是,很多大学生回家就反锁房门,沉迷于游戏,白天睡到自然醒,早餐午餐一起吃。有些大学生在家时刻不离手机,与线上的朋友聊得火热,与面对面坐着的父母却没什么交流。

在这一代父母的记忆里,学生放长假回家,立马就要成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做饭,砍柴,放牛,需要分担很多家务及田地里的事。时过境迁,现在大不一样了,很多农村学生随父母进城定居,打小在城里学习与生活,经济条件好了,不太需要也没有多少机会干活,没有秧给你插,没有牛给你放,家务也普遍自动化了。很多孩子一回家就闲着,而偏偏这一代父母最见不得的就是孩子闲着,中小学的时候,还能督促学习,现在孩子上大学了,盯不了学习了,只能盯生活:“都几点了还不起床!”“别一直在家里不活动,多出去走走!”

当然,大学生们也不再是温驯的绵羊,很多人会理直气壮地说,“我在学校已经够拼了,回家后就想放松一下,玩玩手机怎么了?”“你知道我们同学有多卷吗?我的大学与高三差别不大,你相信吗?我假期就想睡个懒觉”……

以为应该“亲密无间”,实则极易“互相嫌弃”,问题根源何在?很多家长眼里的孩子一直是孩子,根本不管和不顾孩子的成长阶段差异,很多父母依然将客观上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当中学生看,当中学生管束,大学生家长群多如牛毛、家长群里讨论最多的话题通常是孩子的成绩,由此可见一斑。

作为家长,关心孩子没有问题,但孩子已经成人了,已经满18岁了,还需要各种嘘寒问暖吗?还需要时时刻刻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吗?思想品德、价值观、独立自主、团结协作、社交能力等对孩子长远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一些家长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很多家长觉得既然是我出钱供养你读书,你就得听我的。很显然,这种行为逻辑充满了父权制色彩。殊不知,孩子大了,成人了,应当尊重孩子,多一些放手或撒手,少一些过度关注,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接受社会的淬炼与敲打,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对于遍存于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断亲”,双方都不妨做出一些改变。于大学生而言,你已经成人了,说话、做事就应该有个成年人的姿态与样子,无论父母怎么待你,你都要心存感恩与感激,对唠叨习惯了的父母多一些包容与理解,有事不妨讲出来,选择合适的时机与父母聊聊、谈谈,化解彼此内心的结。

于父母,孩子已经是大学生了,切不可还当其为小朋友,动辄批评和数落,一点面子都不给。觉得孩子看手机或玩游戏太多,不妨找一些面对面沟通的机会,约着一起出游、散步、看电影、买菜、做饭等,通过一些集体活动让原本僵硬的亲子关系得到些许改善。□姚华松(作者系广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