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事实证明, 底层人要想“突出重围”, 只有2条路可以走

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早上,还是田间的农夫,到了晚上,就考中了进士,成为天子门生了。这“暮登天子堂”就是古时候无数人的理想。

只要是人,就不会满足于当下所处的阶层,而希望突破阶层,改变命运。要知道,改变命运的本质,就是突破阶层。

举个例子,父母是工厂的流水线工人,他们的孩子是公司的白领,那他们的阶层一样吗?一样,因为他们都属于“工薪阶层”。

何谓工薪阶层?就是领着一点死工资,而没有任何资源的人,就是工薪阶层。白领如此,流水线工人如此,扫大街的清洁工也如此。

底层人要想突出重围,就需要搞清楚“阶层”的真相。

02

我们不妨思考一个问题:读了大学的孩子,跟没读大学的孩子,存在什么差距呢?

读了大学的孩子,由于有一张文凭,也有点见识,选择比较多,所以他们突出重围的机会更大。

这个时候,很多人会疑惑,现在找不到工作,只能被迫失业的大学生,不是特别多吗,那他们跟没读过书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跟“选择”有关。

文凭是一个问题,如何选择,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如果选择失误,哪怕是985的大学生,也有可能沦为底层。

如果你接触过985的大学生,那你就会发现,如今的985大学生,有这几个选择。

首先,热衷于报考“选调生”。什么是选调生呢?就是干部后备人选。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去当公务员(当官)。

其次,热衷于去超级大厂。这里的大厂,不是流水线工厂,而是一些超级巨头公司,比如说bat等等。

第三,热衷于正常模式的考公考编,成为体制内的一员。当然了,选调生的起点,要高得多。

第四,通过各种方式,考试也好,其他手段也罢,进入到国企当中。

03

上文谈到的大学生,不仅包括本科生,还包括硕士生、博士生。

总的来说就是,高学历的毕业生,要么考公务员,要么考一般的编制,要么去国企,要么去超级大公司(私企),就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要补充一点,无论是中小学老师,还是高校老师,亦或是医生都属于“编制”的一部分。

为什么高学历的人才,都希望进体制内、编制内、国企或者私企的巨头公司呢?要么为了稳定,要么为了前途,要么为了地位,要么为了钱财。

就两点,“钱”和“权”。当官,就是为了权。去大公司,或者创业,就是为了“钱”。

古时候的读书人,一辈子科举,为了啥?为了当官,为了权。

现在的大学生,寒窗苦读多年,沉溺于考公考编,为了啥?为了当官,为了权。

问题就来了,权,为什么成为了无数高级知识分子的追求呢?因为权势,可以直接改变一个人的阶层和命运。有钱,未必有权。但有权,就一定有钱有地位。

04

底层人要想突出重围,就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走“权”的路,要么走“钱”的路。

在广州,看到过一些家庭,父母的资产就有千万以上,但他们都希望孩子,可以进入到体制内、编制内,成为官家的一员。

对于他们的做法,很多人都不理解,都那么有钱了,为什么还要让孩子拼命考公考编,动用那么多的资源,进入到体制内、编制内呢?

有钱的人,最渴望的,就是权。钱财,只是普通人奋斗的终点,而不是精英奋斗的终点。

逻辑链条就是:没钱没势,辛苦赚钱——有点钱财,追求名利——有点名利,追求权力——有了权力,追求更高级的地位和权力。

如果你希望安安稳稳过日子,那多赚钱就好。可如果你希望爬得更高,走得更远,那就需要追求权势了。

不然,高学历的人才,也就不会拼了命考公考编,拼了命想进入体制内。

05

我们可以发现,古往今来的名人,都是“体制内”的人。

大器晚成的姜子牙,进入到了周朝的体制;汉朝的刘邦,早年是地方的亭长(一开始秦朝的体制,后来自创体制);后来的张良、韩信、萧何、诸葛亮......也是如此。

普通人,为什么奋斗多年依旧是普通人?因为他们奋斗的方向错了,帮别人打工,而没有任何的钱财、权力,那他们拿什么改变命运呢?

谈到这里,绝对有很多人,会指责上文谈到的高学历人才,认为他们奋斗多年,就为了钱和权。

有句话说得很现实:可以怀疑高学历人才的人品,但不能怀疑他们的选择。

钱和权,两条路,二选一,如果两者都不占,那就悲剧了。

文/舒山有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