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九省大联考成绩即将公布, 拿到成绩后紧而又紧的是做好这两件事

年前第四批新高考七省加上新疆、河南于2024年1月19日-21日举行了轰轰烈烈的九省大联考,本次九省联考的成绩考参考意义还是很大的,这是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场联考,考生多达400万。如果不是因为新高考改革,这次的考试规格规模,往前数10年数20年都是没有的。

考完试后随即迎来寒假,目前这九省高三陆陆续续开学,很多考生和家长关心成绩何时公布?春节之前像河南省、新疆省都已经出分了,安徽、江西、黑龙江等第四批新高考七省因为牵涉到赋分等因素,基本上都会在2月底之前出成绩。最快的本周内就要出成绩,慢的话下周就要出成绩。

拿到成绩后,考生和家长关注成绩无可非议,但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做好以下两件事。

第一件事:六步法科学合理确定好高考志愿

各省考试院公布分数和排名后,随之而来的是要模拟填报志愿。

第一步:了解全省排名。记住报志愿时我们不仅要看分数,更重要的是看位次。“3+1+2”新高考模式下, 是按照物理组分组和历史组分开排名,这对于孩子确定能够上什么样档次的大学,能学到什么样的专业是非常重要的。排名远远比分数重要,分数它是容易受到考试的一个难易程度的影响。

第二步:确定分数范围。接下来要确定孩子的分数范围。可以从网上下载2023年的一分一段表,找到对应排名2023年的分数。比如考生这次排名全省1万名,2023年1万名所对应的分数,比如是590分。在这个分数的基础上,上下浮动20分,分数范围就确定在570分到610分之间。

第三步:查找院校提档线。接下来要查找2023年院校的提档线。提档线在570分到610分这个范围内的学校,都是孩子可选的院校范围。

第四步:扩大学校范围。重复这个过程,把2022年和2021年孩子可选的学校都找出来,扩大范围。

第五步:缩小学校范围。首先根据孩子向往的城市和专业方面的喜好,把这个范围缩小。接下来要细读每个高校的招生简章,将范围进一步缩小。一是对单科成绩要要求的。不同的学校专业对于单科成绩限制是有要求的,如果说不符合条件可能会被退档。对单科成绩要求的,如果不符合的,去除这样的学校和专业。

二是对身体有要求的。比如有的不能有色盲和色弱,这一件事非常重要,每年都有同学因为这些因素被退档。

三是对政治方面考察的。有的对亲属政治方面有要求的,有的要求考生是团员的,如果不符合也要去除。

第六步:确定最终方案。对所有的志愿进行逐个调整确定。一是明确正确目标。优秀的孩子都是规划出来的,不同程度的孩子需要规划好不同的院校目标。尖子生要规划好院校和专业;中等生要规划好去什么地区和所学专业;成绩不好的学生需要优先规划提高院校档次。

二是调整志愿排序。分数高的学校,靠前填报去冲一下,分数适中的学校,放在中间,分数低的学校靠后填报去保底。

三是删除多余志愿。一般本科志愿为四十多个,考生通过考试院发布的一分一段表,看一下自己同分数的考生数量情况,如果同分数考生较多,自己名次又不靠前。本省和外省两类差不多档次的院校,建议选择本省院校,尽量删除外省院校,因为本省院校招生计划会更多一些,提高安全。

第二件事,做好补缺补差,让九省联考成为新的加油站

九省联考只是一次适应性演练,演练的主要目的让大家适应新高考。通过这次演练,就家长和考生来说,在这次演练结束之后到高考之前这段时间,我们还需做好补缺补差的工作,让这次九省大联考成为新的加油站。

首先要正确看待这次考试。不管家长和考生也好,都不要太看重这次九省大联考的成绩和名次,考得好的不要骄傲,要知道这仅仅是一个月前的大联考,更要再接再励;考得不好的不要气馁,要庆幸这不代表高考,离高考100天的时间,只要刻苦努力,方法对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其次做好补缺补差很重要。家长通过这次模拟志愿填报,对高考志愿填报有了初步的了解。很多省份不公布这次模拟填报预录取情况,仅仅是官方掌握。我们家长在接下来的三个多月,要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新高考的专业,熟悉院校,吃透规则。建议大家不要等到高考之后才开始学习志愿填报知识,时间是绝对不够用的。

作为考生来说,通过这次大联考,下一步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提分。一方面,主科必须要强。新高考得主科者得天下,主科不强,等于灭亡。三大主科优先考虑提高英语分值,毕竟英语科目提分儿的效果更好。另一面,针对性重点突破。知道自己哪里弱了,就得知道怎么干了,该补的补,该刷试卷刷试卷,五月份之后就该做押题卷儿。通过往年情况来看,高考前100天的时间里,提高30分、50分的大有人在。

最后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高考既考努力,也考坚持,更考心态。高考前100天,家长对孩子别过度关心,也别过度啰嗦,更别过度苛责。孩子呢,别过度疲惫,更不能过度放松。

加油吧,2024届的高考生们,预祝大家经过最后100天的冲刺,都能考取一个理想的大学!

家有高考生的,欢迎在评论区打上“2024金榜题名”,为孩子鼓劲家有!

欢迎关注万民说,为您的孩子升学助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