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条引起热议的评论:
“我听了别人的劝,3岁就给孩子阅读了,小学也不曾落下一天,明明读了很多书,为什么孩子的语文成绩还是提不上去?阅读真的对学习有助益吗?”
一个网友回复说,“我儿子也是从小读了不少书,原以为上了初中可以厚薄积发,可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到了初中,成绩不升反降,写个作文干巴巴的,理科更是一科比一科差。读过的书,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读了也是白读。”
为什么读了一堆书,语文还是考成渣,全科成绩提不上去?
热爱阅读,不等于会阅读!小学大量阅读,上了高年级,如果还没有体现在成绩里,我觉得先要问问自己有没有做好2件事。
第一,涉猎的范围够广吗?
虽然读书不能太功利性,但也不能太随性,孩子喜欢哪一类书,就使劲儿给他读同一类书,这样很容易“偏食”。
众所周知,挑食的孩子,个头都很瘦小。头脑也一样,需要各种不同的知识来滋养,才能搭建出强大的知识库,为自己输送养分。
脚丈量不到的地方,书可以。
唯有涉猎各类不同的书籍,才能武装自己的大脑。所以,在给孩子选书时,要注意书单的全面性,像文学、科普、历史、天文等都要有所涉及。
要知道,上了高年级之后,知识的广度、密度和难度大大增加了,小学多些接触物化生和地理、历史这方面的书籍,上了初中之后,当孩子开始学这些课程时,就会有一种熟悉感,学起来更加的得心应手。
小学的学习相对比较轻松,应当每天拿出1个小时来阅读。
读书要在拉伸区,才能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
三四年级之前,孩子还没也多少阅读基础,选择一些图文各半而且带有拼音的书籍,之后再慢慢过渡到纯文字的图书,会更好。
好书很多,时间有限。读书,要读对学习助益比较大的书,到了高年级,才能体现在成绩里。比如:
《昆虫记》,一部优美如散文的科普著作,是初中必考的名著。阅读不太强的孩子,直接读原著,会觉得很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这一套,图文各半,带有拼音,语言优美充满温情,拟人化的手法,非常好读。
低年级读完这一套,高年级再读译林的节选本(法布尔本人写的)就够了,原著有十几大本,不可能都看完,读其精华就够了。
语文必考古诗文,读《李白传》、《苏东坡传》这些传记,对诗人的有更加立体的了解,回到课本中,更容易理解里面的内容。
林语堂版的《苏东坡传》,轻松俏皮,孩子如果是首次读苏东坡,读这本入门比较好。
第二,阅读的深度够了吗?
脑科学家说,“大脑最关注的的生存,不是学习。”
读书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地走个过场,知识是很难在脑子里留下痕迹的,唯有深读,有自己的思考,才能深深地扎根,转化成自己智慧。
孩子有一段时间很爱看成语故事,有一次看他在看的时候,我悄悄记住了他看的内容,洗澡的时候就明知故问地问,“豪豪,你刚才看了什么故事啊,妈妈很想听,你能讲给我听吗?"
也许是才看完,还新鲜热辣吧,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把“杯弓蛇影”这个故事梗概,复述出来了。隔了一段时间,他竟然知道在什么情境中用这个成语,给我小小地惊讶了一把。
这件事,给了我一个启发:要想孩子记住某些知识,就要让他多输出。
阅读是输入,思考是产出。而强调反复的精读,能够锻炼孩子对信息理解、分析和合成的能力,最终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那怎么检验孩子是否深度阅读呢?这两条标准,就够用了!
①可再现
也就是读完一本书后,孩子能大致复述故事的梗概,主要的人物关系理清楚。
孩子读完一些比较短的故事,我会鼓励他讲出来,如果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说明他把这个故事理解得差不多了。
在讲的过程中,孩子需要从原有的知识库中调取信息来组识语言,这样新知识与旧知识就像缝扣子一样缝接起来,读过的书就不会轻易忘掉。
②有分享的欲望
看完一个故事、一本书,孩子迫不及待地与你分享,说明书中有触动他的地方,这会带给他许多的思考和联想。
我家小子读了《昆虫记》之后,常常问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
“雌螳螂太残忍了!难道为了孩子,就能吃掉跟自己刚完婚的雄螳螂吗?”
“粪金龟为什么那么喜欢牛粪,它们就不觉得臭吗?”
“你不是说不能吃坏掉的食物吗?为什么麻绳吃死了的鼹鼠不会吃坏肚子?”……
孩子在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想的时候,我们要做一个捧场王,跟他深入地聊一聊,一起探讨一下,帮他打开思路,获得更多高质量的输出。
相信我,孩子做好以上2件事,阅读水平与阅读理解能力,肯定会有很大的提升的。在这基础上,再适当地练习一些答题技巧,提分就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