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在京举行的2024中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推进会上,来自全国的280多所高校和430多家企业围绕各自需求展开精准对接,现场实现了超800余项技术的供需对接。
北京大学癌症诊疗一体化芯片项目、清华大学生物降解新材料PHA合成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单目视觉测量系统、西安交通大学加速器驱动的硼中子俘获治疗系统……会上,21所重点高校发布了1500余项科技转化成果,一批原创性、前沿性、颠覆性的高校院所科研成果和产学研创新成果集中亮相。
“希望通过中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我们能与更多的食品应用工业、化工等相关企业建立联系,进一步实现市场拓展。”清华大学生物降解新材料PHA合成技术项目相关负责人吴赴清说。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科技司原司长雷朝滋介绍,与过去量大面广的自发的高校科技人员与企业的合作相比,有组织的校企合作可以组建跨学科跨领域上中下游衔接的攻坚团队,针对行业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解决行业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升我国的国际核心竞争力。
作为产学研联合创新与供需对接的成果,一批高校与企业现场“牵手”:清华大学与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签订联合研究机构合作协议,北京大学与百川智能签约共建“北大-百川通用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思源2030”联合实验室,浙江大学与神舟航天软件签约共建“浙江大学-航天软件基础软件联合研发中心”……据悉,推进会现场共实现技术供需对接超过800余项。
“截至目前,参与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的高校达500余所,参与企业超2000家,平台共收集技术研发需求超3500项,成功帮助一批企业对接高校解决了技术研发难题”,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秘书长、中关村智酷董事长赵强介绍,平台将从加速开展校企精准对接、加快成果落地转化,大力开展科创服务创新试点等方面展开工作。预计到2024年年底,平台将完成5000项高质量科技成果、5000项企业需求和1000名行业领域专家入库,服务不少于2000家企业与高校对接,落地成果不少于1000项,培养认证科创经理人不少于1000名。
2022年,由教育部牵头,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了“千校万企”行动。据悉,该行动计划利用5年时间,有组织地推动1000所以上高校支撑服务10000家以上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