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校园霸凌研究者: 接触三所乡镇学校“施暴的坏孩子”后, 发现了他们为何霸凌

最近,一位校园霸凌研究者雷望红博士,通过接触三所乡镇学校的“施暴的坏孩子”,了解到了他们霸凌的原因,也深入探讨了乡村学校中校园霸凌现象的普遍存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研究发现。

雷望红博士发现,这些施暴者对于自己打人的行为不感到内疚。他们认为打人只是玩玩或者看不爽而已,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构成了校园霸凌。然而,引发他们施暴的矛盾往往非常微小,有的甚至只是因为别人看起来比较傻或者不合群而被欺负。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人施暴是为了寻找刺激感、释放青春期无处安放的气力或者加入某个“圈子”。而令人惊讶的是,有一些孩子表示其实他们也想要学习,但无法跟上进度,所以才会转而选择打架。

雷望红博士认为,不仅成绩差的学生容易成为施暴者,成绩好的学生也可能因为觉得好玩或者在遭受欺凌后而加入霸凌行列。这是因为优秀学生往往容易成为霸凌的对象,使他们感到孤立和挫败。

校园霸凌在乡村学校中呈现出残暴化、隐匿化、蚀优化和低龄化的趋势。许多老师往往难以发现校园内外的霸凌行为。一些“小弟关系”在外人看来关系很好,但实际上却存在着霸凌行为。这种隐蔽的霸凌现象使得校园暴力更加难以治理。

雷望红认为,家庭和学校作为社会的两道防火墙,必须重新构筑起来。目前,家庭和学校的防火墙功能已被削弱,对犯错孩子的惩戒机制严重缺乏。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学校处罚的无力,让学校陷入推卸责任的思维方式。因此,必须从小为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家庭和学校应该合力“管教”孩子。

在调查中,雷望红发现了一所成功探索的学校。校长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那些不喜欢学习的孩子也能找到自己的乐趣。他还让那些在学生中有威望的孩子成为学生会主席,在解决学生矛盾时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所学校的实践表明,家庭和学校应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爱和积极引导,使他们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雷望红博士强调,如果仅依靠法律,而不重建家庭和学校两道防火墙的话,我们国家未来的校园霸凌事件可能会越来越多。因此,建立孩子们的规则意识以及家庭和学校的合力管理尤为重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