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教育部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并发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4种新专业纳入本科专业目录,其中包括健康科学与技术、体育康养等与医药卫生事业相关的专业。此外,教育部将护理学、助产学调整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健康科学与技术、体育康养等成为本科新增专业,体现出高校专业设置是与时俱进的,需要从社会实际需要和市场情况来进行更新、调整。能够被列入国家控制布点专业者,大多是两种情况,要么是市场已经饱和,不需要很多学校再开设这专业了,要么是出于国家安全和生命健康事业的整体需要,对专业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控。护理学、助产学近年比较火热,一些学校跟风开设了这些专业,但市场已经接近饱和,为了防止出现护理、助产专业毕业生求职难的情况出现,对其进行适度的调控,缩减招生规模,也在情理之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专业设置,与之相关的高校改革,也需要因时而变。就像国控专业的目录,随时在调整,国控专业的范围,也是“有进有出”。可能有的专业会从小众变成热门,也会有专业由热变冷,甚至被一些高校取消。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变化,人们不必过于惊讶,更不必过度解读。
值得思考的是,与上述问题相关,一些地方出现了“职教本科化”的现象,教育部门推进中高职贯通培养,推进有条件的高职院校整合资源创建职业本科大学,一些很明显属于职教的“技术型专业”也将出现在本科大学。这些改革举措,其实有助于提升职校的教育质量,完善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让更多职校生摆脱“成绩差”“不好好学习”“社会地位低”等不合时宜的便签。
过去很多年,舆论场上不乏对于职教存在偏见的声音。除了传统观念作祟,不少职校专业设置不合理,职校教师待遇差,职校生学习热情不高,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偏低,等等,都是很现实的原因。因此,教育部门才会想办法优化各专业的设置,减少职校与本科大学之间的阻隔,让更多人才和教育资源可以实现有效流动。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大学虽然招收的是本科生,毕业生也能拿到本科学历,但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匹配度低,教学质量偏差,学生学不到多少真东西,在求职时竞争力还比不上一些职校生。在这背后,固然有高校扩招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一些高校在设置专业时,不讲科学,不看实际,只是盲目跟风,或只看短期利益,最终耽误的还是学生的前途,也有损学校的口碑。
因此,不论是什么办学层次的学校,都应该将专业设置和教学工作规划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既要与教育部门总体要求契合,也要与就业市场的切实需要契合。经过缜密部署和科学论断之后,才能明确哪些专业可以招生,以及招生人数是多少,进而真正让教育质量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