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各地积极响应,纷纷出台具体措施,为学生们减轻学业负担。从调整到校时间,到限制作业布置的总量,再到取缔校外培训机构,甚至取消低年级的期中期末考试,无不体现出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高度关切。
近日,又有一个新名词“作业熔断”引发了广泛讨论。它允许学生在晚上做作业超过规定时间后停止,可以迟交、少交甚至缺交作业。这一举措,有人称赞其人性化,也有人担忧其可能带来的问题。
“作业熔断”的提出,是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的一种反思。在教育部提出的“十条要求”中,对于学生作业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纸面作业,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这样的规定,旨在保障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娱乐,避免陷入无休止的学业压力中。
同时,为了保障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教育部相关文件还规定了每天的睡眠时间要求:小学生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充足的睡眠对于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恢复体力,提高学习效率,更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基础。
然而,现实的骨感令人唏嘘。教育部的规定在落实上遭遇了重重阻力,使得众多中小学生的作业量远超预期。不少孩子在灯下奋笔疾书,直至深夜。据《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揭示,高达78.1%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低于国家规定标准,更有67%的孩子未能达到理想的睡眠时长。
中小学阶段,孩子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长时间的睡眠不足无疑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为此,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尝试实施“作业熔断”机制。例如,许多小学已经采纳了“作业9点熔断机制”,其核心是无论任何原因、任何学科,一旦超过晚上9点或作业用时超过60分钟,学生必须停止,并且无需补做。
对于中学生,则推出了“10点作业熔断机制”。这意味着,如果孩子经过努力,在晚上10点前仍未能完成书面作业,经过家长的签字确认,他们可以选择拒绝继续作业,确保充足的休息。
“作业熔断”机制的初衷无疑是为了保障孩子们的睡眠时间,这一出发点无疑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也有家长对此表示担忧,担心这样的机制会加剧部分孩子的“拖延症”。毕竟,不排除有孩子会利用这一机制,故意拖延作业,直至九点之后便心安理得地入睡。那么,面对孩子未完成的作业和未能巩固的知识,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为什么许多学生会在晚上九点、十点还未完成他们的作业。是否真的是作业量过于庞大,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实则不然,更多的是孩子们在玩耍中流连忘返,或是在处理事务时拖延症发作。他们往往会在临睡前才恍然大悟,原来还有作业未完成。或许在经历数次深夜加班后,他们会稍微收敛一些,但若是彻底废除作业“熔断”机制,岂不是给了他们名正言顺地迟交、少交甚至不交作业的借口?
对于教师而言,实施作业“熔断”机制亦非易事。作业的布置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数量上一般都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然而,总有那么几位学生,无论如何总是不愿或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究其原因,往往是他们做事拖沓,心不在焉。
试想,若是对这些未完成作业的学生不进行批评和补交,会不会给其他认真完成作业的同学带来心理不平衡?会不会导致未来以“熔断”为借口不完成作业的孩子越来越多?
作业量的多少,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差异。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各不相同,因此完成作业的速度也会有所差异。相同的作业量,对于动作迅速的同学可能只需半小时,而对于动作迟缓的同学,可能会耗费一两个小时。这也正是为何有些孩子会在晚上九点以后仍在做作业的原因。因此,我们必须慎重对待作业“熔断”机制,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维护教学秩序和公平性。
“作业熔断”机制,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孩子提供一时的缓冲,却并非万能之药,无法根治所有问题。它更像是一座临时的避风港,为孩子在学习的大海中暂时提供一个休息的港湾。然而,若孩子的学习习惯不佳,这座港湾便只能成为他们拖延的借口,而非进步的阶梯。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孩子九点、十点还未完成的作业,很多时候并非仅仅是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是家长们出于焦虑,额外添加的“加餐”。这种焦虑,源自于对孩子未来的担忧。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首先需要改变家长的教育焦虑。只有当家长们能够放下心中的包袱,信任孩子,信任教育体制,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