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为推进教育数字化变革,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由中国教育在线举办的“数智赋能招就 共筑教育强国——2024(第二届)全国高校招生就业工作交流大会”在福州成功举办。来自全国400余所高校招生、就业工作负责人及教育界、产业界专家学者600余人参加本次大会。
本次大会以“数智赋能招就 共筑教育强国”为主题,设置招生与就业两大主题分会场,与会嘉宾围绕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人才选拔培养、就业创业、智慧教育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原副校长、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邬大光以《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为题发表主旨演讲。邬大光从评价中国大学的各种指标切入,分析了高质量和高指标的之间的关系和存在的差异。他表示,社会上评价大学的指标很多,但也存在着许多指标与大学本质职能错位的现象。
“教育强国建设,高等教育是龙头,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人才支撑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就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会上做了《从教育强国建设看高校人才选拔与培养的几个挑战》的主题报告。
“目前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核心力量。”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学院教育学系副主任李木洲以《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为题进行了分享。他表示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走出一条符合我们自身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之路。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会长杨晓春以《深化产教融合,促进高质量就业》为题进行了主题分享。在报告中他回顾了产教融合政策的发展,并指出当前就业工作面临的诸多挑战。他表示,产教融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对提升人才素质、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以及优化就业结构有着显著的优势和作用。
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如何为高校招生工作注入新活力?在招生分会上,中国教育在线副总编辑、掌上高考总编辑杨鹏贤做了《2023高考招录数据分析与高校招录工作的服务探索》主题报告。他表示,大数据分析能够助力高校更合理地配置招生资源,提升招生效率。此外,通过对数据的深入挖掘,高校可以预见专业发展动向,从而更有效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人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招生已经成为高校招生工作中的新趋势。会上,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兼教务处副处长李琳做了《信息智能化在招生工作中的助力与应用》主题分享。他表示,通过信息智能化手段,可以让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更加高效、精准。
东南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员孙莉玲做了《如何以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效能》主题分享。她从当前高校招生宣传现状出发,对当前招生宣传工作的局限性进行了深度剖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优化策略。这些策略为高校招生宣传团队提供了新方向、新思路、新做法,将极大增强招生宣传的有效性,对于提升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效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高职院校在优化招生宣传方面,应着力把握哪些关键点和实施策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公室主任李祖刚做了《分类考试主渠道背景下高职院校招生工作的挑战与应对》主题分享。他表示,随着分类考试制度的推行,高职院校招生工作需要更加注重选拔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生。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调整招生策略,优化招生流程,加强政策宣传。同时,还要注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对考生的吸引力。
在就业分会上,各位嘉宾围绕就业指导领域的新趋势与实践,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交流。
中国教育在线副总编辑、就业桥总编辑马杰做了《人工智能在高校就业指导中的应用与创新》主题分享,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高校就业指导中的创新应用,同时与各位老师分享了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的应用案例,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提升、开拓了全新的思路。
高校数据分析领域专家、就业桥数据业务负责人王晓芳做了《以专业设置调整优化为例,看高校数据挖掘与应用》主题分享,她表示,通过对多元数据的深入分析,能够有效地应用于高校的招就工作,为高校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山东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郭春生教授以《新工科体系下的“产学研就”实践探索》为题做了分享,山东大学在新工科体系下,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经验,展现了该校在这一领域的创新成果。
天津财经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杨磊做了《以“新财经”数字人才培养赋能高质量就业工作》主题分享,针对新财经背景下数字人才培养对高质量就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强调了数字经济时代对财经类人才的新需求。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向家文以《“四个就业”助力学生出彩人生》为主题,介绍了学院如何通过精准施策,促进学生实现多元化、高质量就业,为学生未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招生与就业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完整链条。本次大会,为高校搭建了交流思想、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平台。与会嘉宾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和见解,进一步丰富了大会的内涵和成果,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