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普通人最大的“糊涂”: 被这1样东西, 欺骗了一辈子

读书的时候,家长、老师跟我们说,只要读好书,考到高分,才算是聪明的孩子,未来才能取得成功。

高考的时候,家长、老师跟我们说,高考是一个转折点,考得好就成功了,考不好人生就一片黑暗了。

大学毕业的时候,身边人跟我们说,初入社会,第一份工作很重要,最好进入到关键的岗位,否则职业生涯就悲催了。

临近而立之年,身边人跟我们说,要想成家立业,成为人生赢家,就需要有房有车有存款。如果啥都没有,就是底层的loser。

熬到了中年,身边人依旧唠叨我们,人到中年就该有一番作为,要么当官,要么成为老板。如果还在帮别人打工,那就是妥妥的输家。

......

02

上述这些事,相信我们都经历过。不论是亲人,还是长辈,经常跟我们说“如何才算成功,如何就是失败”。

就是这一种所谓的“成功”观念,让我们活得焦虑、无奈、痛苦。

一个学生,考试分数一般,那他就会被人耻笑,连老师、家长也看不起他,认为他就是朽木不可雕也。

问题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擅长考试,没有不会考试的学生,如何衬托会考试的学生呢?当然了,在别人眼中,你不会考试,就是失败者。

一个职员,到了三十岁,还买不起房子车子,连另一半都没有,那他就会被身边人嘲笑,就连父母、亲戚也看不起他,

问题是,普通人的工资,仅仅可以养活自己,哪买得起房子呢?可别人不管,就认为“有房有车”等于成功,而“没房没车”等于失败。

一个中年人,尽力了,也知道自己只能打工赚钱养家,而没有本事成为老板、精英,可他的伴侣、亲戚,都会认为他窝囊、无能。

问题是,普通人占了总人口的99%,哪有那么多精英呢?可别人不管,依旧将打工的你,归类为loser,根本不在乎你的辛酸。

03

这种极端的成功观念,是东亚儒家文化当中特有的。

被改造过的儒家文化,所强调的,就是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底层爬上去,最终成为“人上人”。

为什么现在的人要内卷?不是他们吃不饱,也不是他们穿不暖,而是他们被极端的成功观念束缚,非要成为“人上人”。

前些年有个新闻,某名校的高材生,因为成绩不理想而轻生了。

大家都很不理解,不就是成绩不好吗,为什么会如此想不开,走向死路呢?因为他被极端的成功观念束缚了,无法承受一定的失败。

高考的学生,无法承受高考的失败;大学毕业生,无法承受找不到工作的挫折;买不起房的普通人,无法承受没房没车,被人鄙视的白眼;

上了年纪的中年人,无法承受人言可畏,所以他们宁愿装有钱,也不愿被人知道自己没钱。以至于,无数人的忐忑、纠结、痛苦,会持续一辈子。

04

普通人最大的糊涂,被这1样东西,欺骗了一辈子——世俗的成功观念。

我们不妨思考一个问题,难道说无法成功,无法成为人上人,就活不下去,只能饿死了吗?肯定不是这样的。

在这个工业极度发达的年代,只要你勤奋工作,做好自己的本分,基本的吃穿用度,都是可以满足的。

既然我们吃得饱,也穿得暖,为啥会被这种世俗的成功观念干扰呢?原因有二。首先,虚荣心;其次,好面子。

为了被人看得起,为了赢得别人的赞美,为了超过身边人,为了成为所谓的人上人,我们都成为世俗的奴隶,一辈子无法翻身。

就跟那些“穷大方”的人一样,明明没钱,为什么非要装大方?就是为了有面子,不想给别人留下差劲的第一印象。

如此活着,未免有点行尸走肉了。

05

以前,我也是如此,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后来,经历得多了,心态就变了。

在如今的我看来,别人的看法,别人的标准,别人的评论,都不过是轻飘飘的过眼云烟,根本就毫无意义。

正如杨绛先生所言,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自己的人生是否成功,跟是否成为精英无关,跟是否被人看得起无关,跟是否资产千万无关,跟是否成为大老板无关,只跟自己的活法有关。

如果我们可以听从自己的本心,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自在地过好这一生,才算真正活明白了。

极端的成功观念,不可取。做好“力所能及”的本分,才是真相。

文/舒山有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