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网4月28日讯为进一步推进区域智慧教育发展,探索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路径,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和数字化教研创新能力,近日,由武侯区教育局、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人工智能助推教师发展”研讨活动在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南区学校顺利举行。
研讨活动现场,川大附小南区学校负责人介绍了该校在信息化教育道路上的探索、教学评一体化助推教师成长的思辨课堂实践以及在儿童画像的评价上取得的成效等基本情况。
活动现场,川大附小南区学校教师唐能宣执教的带来一节基于人工智能任务驱动型语文课例——《当王昌龄遇上李广——小学古诗文延伸学习》,教师刘娅作了以《技术赋能下,南区思辨课堂打造及思辨教师培养》为主题的AI报告分析及教研分享。
“‘爱宝’机器人作为助教,有效辅助课堂秩序的维护,而人工智能‘小飞’则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知识获取的新窗口。”深圳新沙小学校长钟传袆评价道,“本次活动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更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
AI课堂智慧评价报告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教师应重新定位自身角色,既要作为学习者不断充实自身,又要作为研究者深入探索教育规律。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家庭背景,把握其学习状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宋时春肯定道,“人工智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应积极拥抱变化,抓住机遇,努力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有所作为。”
“本节课使用讯飞星火和爱宝机器人等先进技术辅助教学是对技术与课堂的融合积极探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鑫对于南区学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培养学生审辩思维和创新思维课堂模式给予充分肯定道,在新技术环境使用中,教师通过指导个体思考与小组合作等方式,有效促进了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川大附小南区学校融合AI技术进课堂,是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大胆尝试。武侯区作为智慧教育的领军者,已展现出显著成效。”武侯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武侯区还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推动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