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进入倒计时,模考成为最主要的形式,有人名其曰为“以考代训”。
考试就有成绩,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绩一次比一次好。这是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实话实说,这种愿望实现的可能性,是非常非常小的——对绝大多数的考生来说,每次模考成绩总升不降,这是不可能的事,分数忽高忽低,名次忽上忽下,是常态。
首先,每个人都有知识“盲区”。
高中三年、高考六科,学过的知识多如牛毛,每个知识点都记得滚瓜烂熟、应用自如,那只是努力的目标。每个人都有知识“盲区”。每次模考,试题内容不同,难度不一,考住“盲点”少些,成绩就高一些,考住的“盲点”多些,成绩就低一点。这也是模考的作用所在,测找到复习方向,及时补漏。
所以,每次模考成绩出来,考生不应是关注分数高低,特别是没必要和上次模考分数对比,而应是关注错误、失误之处,迎头补上,消除“盲区”,下次“不再让同一块石头绊倒”。
其次,关注自己模考分数区间,而非是关注排名升降。
高考前模考,模向的具体名次已然没有没有多少意义,一个或几个名次的升降没有参考价值,真正有价值的参考坐标是考生模考分数所处“区间”有没有变化。
比如,以20分为一段,640分以上,640~620,620~600,600~580,580~560……等以此类推,每次考试,只要考生大都在自己的目标“区间”里,就不用恐慌。
因为高考志愿录取时,虽然是“一分之差,(专业)学校不同”。但不要忘了,专业并非一个、大学并非一所。从总体上来说,只要你的考分在同一个“分数区间”里,所学专业、所上学校就差不了多少。
以2023年为例,有考生想学物理专业,你考了633,可以上山东大学物理,考了629可以上吉林大学物理,考了627,可以上湖南大学物理,考了619还可以上中国海洋大学物理。这些大学都是985、211、双一流。
在高考备考这件事上,每个考生需要明白,在高考、上大学这件事上,同学是学习伙伴,不是竞争对手。二人名次虽有先后,但最后都可能进同一所大学,学同一个专业。
为此,当你的同学在复习中一路攀升,分数每次都涨,名次每次都提时,作为同学,你应该为他感到高兴,与此同时,也不必为自己沮丧。因为,他努力,你也在努力,他提升你也在提升,只是他提升的较快而已。只要你也在努力,你的自己的成绩稳中有升,或稳在当前水平,你就可以实现你的目标,上自己心仪的大学。
综上,高考临近,复习紧张,提分很重要,但比复习和提分更重要的是心态。
还是实话实说,对相当部分考生来说,最后这二十多天,想要大幅提升,可能性不大,但若心态不稳,大幅下降却是可能。
所以,在最后的这二十多天里,考生没必要对模考分数的升降、名次锱铢必较,最关键的是保持平稳心态,保证身体健康,吃好、喝好、睡眠好,天天精力充沛,斗志昂扬,你的高考就成功了一多半。
各位朋友,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