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职场应当知道哪些劳动法知识?毕业离校时自己的档案应该如何转递?这些都是毕业季高校毕业生所关心的问题。“北京人社·政策直通车”开进高校,把人社政策送到学生身边。
5月22日,北京市人社局、海淀区人社局联合学院路街道走进北京语言大学,举办2024年“北京人社·政策直通车”系列宣传活动之“送法进校园,护航就业路”,以“政策直通车服务面对面”为主题,为近150名高校学生开展就业政策和仲裁案例法规宣讲,进一步提高人社政策知晓度,增强大学生们的劳动法律法规意识,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小杨与一家制造公司签订了两年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为两个月,但是续订合同前给他调整了岗位,又来了一次试用期。这种做法并不合规。因为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试用期仅为劳动者首次入职时双方可以约定的一个时间期限,公司不应该再次约定试用期。
王某担任了某教培机构的教研主管,双方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但是后来王某辞职,学校也支付了竞业限制补偿金。后来,王某自己开办了一家培训机构,并有部分学生转至那家学校。仲裁委支持了培训机构要求王某支付违约金的请求。
通过这些生动的案例,海淀区仲裁院仲裁员向同学们揭示了常见的就业陷阱,并现场解答了他们的提问。
海淀区公服中心的工作人员还为同学们介绍了毕业生档案相关内容,详细介绍了毕业生档案的建立、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毕业生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档案情况,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准备。活动中,还围绕劳动用工及档案实践问题举行了有奖问答,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2021年以来,海淀区人社局不断强化辖区高校人社服务举措,携手高校共同促进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化解,累计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建立调解组织14家,吸纳在册高校教师、人事管理人员等调解员67人,共同调解处理高校劳动人事争议700余件,涉案金额上亿元。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等共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设立校外实习基地,指导大学生参与劳动人事争议处理辅助工作,已提供实习岗位200余人次。联合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就竞业限制、新就业形态等劳动争议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讨,进行互补性合作研究。与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开展法律大讲堂、公开庭、流动庭等双向交流活动,通过庭审观摩和互动答疑,以案促学培训750余人次,促进实践型人才培养。
李士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