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命草诗评
原文
落笔生花
——致高考学子们
文/春未老
十载寒窗索无限,
今朝落笔花四溅。
已将韶华峥嵘起,
及弟功名慰所愿。
苦读千书阅万遍 ,
奋笔八科落九卷。
天道酬勤今正好,
不负亲眸殷光盼。
夏日的风儿,
暖暖的吹来。
美丽的校园,
格外庄严。
这里有青春的蓄势待发,
这里有拼搏无畏的英勇悍将。
十年磨一剑,
利刃卓绝来。
不计曾经苦,
唯求今日成。
已不是,
小试牛刀。
应是那狭路相逢的披荆斩棘。
莫道你胸怀万卷,
只要你精彩即现。
若你是良驹宝马,
任凭你脱缰狂浪。
若你是思飞的雄鹰,
就请你振翅凌云,
一飞冲天。
愿你有宝剑的锋芒,
烈马的豪放。
如雄鹰般掠过天际,
刺破苍穹。
难得今日,
天高云淡,
和风尽暖。
道路平坦,
水面清澈。
天时地利,
地利人和。
可圆你及第登科的夙愿。
愿莘莘学子:如花向阳,
朵朵竞放。
赏析
赏读这篇诗文时,高考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每到这一天,都会想起自己高考时的情形,莘莘学子进考场,家长校园外陪考。场景不说壮观,也是相当震撼。一个高考,苦了孩子苦了娘,而这一切苦,都是值得的。不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说不吃读书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吃苦,也是一门学问。再回到诗中,诗人道尽了学子们拼搏向上的精神,并且送上了最真诚的祝愿。诗歌采用古典和现代诗相结合的形式,读来荡气回肠,有金戈铁马之势,亦可看作是一篇高考战斗檄文。
先来看第一二节,采用的是古典诗词的句式,有这样几层意思:一是描写学子们寒窗苦读,破书千万遍。二是描写学子们高考考场奋笔疾书的情形。三是赞扬学子们勤奋苦读学习的精神。四是描写学子们取得好成绩的愿望以及亲朋的期望。这两节用极简的话语,概括了极丰富的内容,浓缩了学子们十年来的艰难和巨大的心理压力,最终化为学习的动力。写到这,突然想到一句诗: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成不成名不知道,但是十年寒窗苦读正是学子们求学的真实写照。作为过来人,都应该有切身体会。
接着看第三节,采用了古典和现代句式相结合的形式,先是描写外部环境,夏日暖风,校园庄严,某种程度上,也可叫森严,毕竟这是国家大事,由此,高考的紧张氛围感慢慢起来了。然后,诗人将焦点放在了学子们身上,这两句“青春的蓄势待发”“拼搏无畏的英勇悍将”,就是对高才学子们精神面貌的刻画,青春无畏就是他们的象征。然后,诗人用一首五古形式的小诗,展现了学子们英勇斗争的勇气和对成功的渴望,写得坚定无悔,写得气势过人,衔接下一句“已不是,小试牛刀”,仿佛他们真成了高考战神一样,显现了魄力和担当,这是诗人眼中学子们该有的样子,读来非常鼓舞人心。
在接下来的八句中,诗人写得更加详尽具体,学子们应具备“狭路相逢的披荆斩棘”的能力和气势;应该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不是空怀万卷书;这时候,是骡子是宝马,是时候见分晓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个时候就是检验学子们十年苦读成果的时候,是否能一飞冲天,答案或许就在笔下。诗人用了多个假设句式,仿佛是对学子们的追问,让他们勇敢地证明自己,并带着殷切地期盼,很有鼓动性,体现了长辈对后辈的关切之情。
第四节,只有短短四行,用希冀的口吻表达祝愿,宝剑、烈马、雄鹰,这威武雄壮的意象成了诗人眼中高考学子们的化身。相对于上一节结尾的假设,这节更具确定性,正向引导他们去战斗,同样是在鼓舞士气。
最后两节,描写舒适的自然环境及天时地利人和,有很强的暗示性。学子们能够在和谐环境下竞技,体现了高考最为公平的一面,在这样的高考环境之下,每个人圆梦的概率大大增加。
诗歌从头到尾,句句无不是鼓励和盼望,将长辈对后辈的关爱之心,多角度多层次的呈现,非常鞭策人。作为一首致高考学子的诗,考察的重点应放在诗的意义和精神上,这是一首具有时效性的诗,重在激励和希望寄托,可以说诗人已完成任务,诗歌已经做到了。
最后,愿莘莘学子,静待花开,花开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