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宅男财经|张玉臣: 公费师范生违约是缺乏对社会责任的考量

作者张玉臣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近期,公费师范生毕业后未履行协议被通报的新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违约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件好事情,特别是对于刚刚进入职场,迈开自己职业生涯第一个旅程的年轻人而言,背负违约对自身而言是一种负资产。为什么一些同学会出现违约情况?

第一,学生在做报考师范生的决策时,比较多的是考虑到即期利益,而对潜在影响和其他社会效益的考虑不够,特别是对于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师范专业,会不会因为选择了师范而要承担较大的机会成本,同时在做出选择后如果违约,会不会给社会、给其他人造成较大影响,我觉得学生在这些方面是缺乏考量的。

第二,部分学生在做出违约决策时,考虑自己的利益比较多,但考虑社会责任比较少。因为他们在与相关部门签订培养协议时有明确的界定,不是非常特殊的几种情形是不能选择违约的。学生选择违约实际上是放弃了自己的承诺,同时放弃社会责任对自己往后的职业生涯也有非常大的影响。

很多成功人士其实都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特征,而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是个人成功非常重要的变量。这样的责任感很大程度上除了你的认知、受的教育以外,还源于所谓的职业习惯,我们需要养成“言必行、行必果”、有诺必践的职业习惯,而在一开始工作就出现违约是一个不好的开头。

第三,我觉得可能还是很多学生对于背负违约这样负资产会给长期职业生涯造成的负面影响考虑不够。

如何有效减少公费师范生违约的现象,我觉得教育管理部门未来可以考虑做三方面工作。

第一,在选拔公费师范生时,需要加强对该学生是否真的喜欢教育这一职业的考量,因为教师的职业实际上不仅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它还是凭良知,凭他基于社会责任感的热爱才能做好的职业。对于这样的东西一定是要从内心喜爱这一职业,而且是基于社会责任感的喜爱。只有这样一个热爱的人,他实际上不仅不会离开这个职业,他会坚守、会努力主动把工作做好。

第二,在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和选拔上,我觉得可以鉴于实际情况留有一定的机动名额。因为世界是变化的,在高度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一个年轻人四年前的选择,四年后出现变化,确实也是不能避免的。既然这是一种现实,我们就可以基于最近一些年的工作开展研究,统计每年的流失率,然后给出一定的机动量。这并非是为了鼓励学生违约,而是为了让我们的工作保持稳定、不受影响,同时也是尊重实事求是的精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