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校长来了|成都佳兴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倪玮: 预防青少年恶性事件, 为每一个生命保驾护航

封面新闻记者刘雨曦

面对青春期的躁动和迷茫,如何健康而积极地度过?本期“校长来了”对谈成都市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倪玮,与我们分享关于生命,我们可以给予青少年怎样的教育和启迪。

生命有其厚重的意义

不只是生存和繁衍

走进倪玮的办公室,旁边伴随的是学生们此起彼伏的课间欢闹声,作为一种“背景声音”,倪玮好像早已习以为常。“学校鼓励孩子们多做一些有益身心的体育运动,强健体魄的同时也能有效排解负面情绪。”

面对“生命”这个在孩子幼小的年纪或许略显沉重的话题,倪玮并没有避讳。“孩子们进入学校的第一堂课就是告诉他们珍爱生命,生命是宝贵的,每一个生命也都是独一无二的。”倪玮表示,第二点要传达给孩子们的是在面对危险和潜在的风险时,生命也是脆弱的。“生命的特点还在于它是有意义的,并不只是生存和延续繁衍,我们通过学习、工作、交往去探索生命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也对其他的生命发展出敬畏和尊重。”

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及时的沟通

是其健康成长的基石

“首先,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同学之间产生矛盾是正常的,我们需要让孩子理解和清楚侵害和玩耍之间的边界,学会观察和反馈自己的处境,如果确定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或者是确定自己确实有受到侵害事件,一定要第一时间反馈给自己的老师和家长。”倪玮表示,每一届入校学生的第一堂课,他都会传达给孩子一个信息,那就是校长办公室随时为每一个孩子敞开。通过学生反馈以及校长信箱的方式,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首先,学校要保证反馈的通道是随时存在的并且多样态的。

面对可能出现的侵害事件,学生没有及时反馈给成年人的情况。倪玮认为作为成年人,要让孩子有信任的感受,打消他们说出真实感受的顾虑。作为家长和老师,要有给孩子撑腰的基本原则和态度,让孩子们相信如果真的遇到了不公正的对待,成年人可以为他们妥善地解决处理,让孩子们感受到家长和学校对他们的双重支持和保护,才能在面对侵害的时候,及时判断,不至于让事态严重发酵。

生命第一的原则不容侵犯

孩子需找到自己生命的热爱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在近年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将学生心理健康作为国家战略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倪玮表示,对于青少年阶段的孩子们,如果能获得成年人足够的关怀和尊重,可以改变他们需要用暴力来彰显自己存在感的行为模式,进一步化解他们内心的矛盾和痛苦。而为孩子们长远健康发展考虑,还需要鼓励他们找到生命的热爱,让他们能够长期自发去钻研和投入时间精力在自己所喜爱的事物上。家长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做好倾听者,不要去妄自指责和“纠正”孩子。

倪玮表示,佳兴外国语学校也在孩子们的兴趣课堂中,安排了走班工作,让每一个来自不同年级和不同班级的孩子们能够得到更开放的交流机会,避免长期置于固定的社交群体中。如果还是不可避免遭遇侵害事件,倪玮表示,孩子们也需要自发地捍卫自己的生命权益。这也是生命教育的第一课:每个人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对他人的恶意侵害第一时间说“不”。

健全青少年生命防护机制

离不开家校社三方互信

在3月20日成都市招考委、成都市教育局印发的《2024年成都市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工作实施规定》中,明确规定初中在校期间存在校园欺凌行为的学生不得推荐为指标到校生,并在录取中最后投档。通过政策下达的形式,破除校园内的唯分数论,将学生的德育和品质放在了学校考量的重要位置。

在学校对于孩子的青少年安全监管中,倪玮要求教师们用责任心和爱心面对学生。老师们在承担很多政务类工作的同时往往也难将精力分摊到每一个学生,这时,家长的角色也显得尤为重要。要培养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质青年,学校和家庭以及社会三方应形成合力。

倪玮希望在未来面对青少年安全问题,家校社三方能够建立健全更完善的预防监督机制,社会各界都能积极参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防护,对于有责任心的老师也能提供足够的权益保护,让遇到相似问题的成年人,敢去管,敢制止。更多人将信任与爱传递,孩子们类似的问题也能在阳光下寻找到答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