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老百姓赶毛驴上山会用什么办法?”“拉、推、打、抬,用胡萝卜引诱……”日前,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一间教室里,面对老师抛出的问题,学生们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都可以的,这个‘拉、推、打’策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通过这种互动方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苏娅让思政课生动起来。
近年来,黑龙江省切实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立足龙江大地,办好新时代龙江特色思政课,龙江学子在一堂堂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课程中启智润心。
上好立德树人的“人生第一课”
“中国人为什么那么执着地为民族复兴而努力?”这是周苏娅每学期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堂课上会问学生的问题。周苏娅对学生们说,展开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画卷,可以感受到坚定的民族复兴信念和崇高的自强不息精神。
周苏娅正在给学生上课
一段史实的描述、一个理论的剖析、一首诗词的展现,让周苏娅的思政课堂充满了感染力。“周老师的课幽默、细腻,能把枯燥乏味的历史讲得生动有趣。”“‘如何让猫吃辣椒’、《伊索寓言》中‘飞鸟与野兽王国’的故事等看似和历史无关的故事,都会被周老师拿到课堂上,不仅成为开启我们辨析理论的钥匙,更成为提高听课率的利器。”周苏娅的一名学生说。
“如何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万象中拨开云雾、破除迷思,引导更多学生主动将自身发展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把服务国家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是当前思政教育必须破解的难题。”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雒文虎说。
思政教育是一项立德树人的伟大事业,而思政老师正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跑人”。记者在多地采访时发现,从“枯燥、晦涩,说教、灌输”到“有趣,干货十足”,在学生们心中,作为立德树人的“人生第一课”,思政课的“标签”发生了变化。
转变,得益于黑龙江省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改革工作。近年来,黑龙江省密集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若干意见》《“高校思政课领航计划”30条》等系列文件,持续推动思政课建设呈现新局面、取得新成效。全省思政课教师队伍持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思政课在思政教师的创新实践中,正成为有内涵、能“解渴”、显个性的“金课”。
马军院士在稻田里授课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蔬菜大棚,是我们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打造的绿色生态产业示范基地,这里生产的蔬菜、大米,不仅营养丰富,还是绿色有机、健康又安全的,欢迎大家品尝。”在位于五常市的绿色生态产业示范基地内,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环境学院教授马军带领学校环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师生代表来到蔬菜大棚和水稻田里,以沾泥土、接地气的方式开展“大思政课”集体备课。
为拓展思政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哈尔滨工业大学组织院士同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让“大师高手”与“讲课能手”优势互补、思维碰撞,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良性循环。
打造“行走在黑土地上的思政课堂”
“黑龙江省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天然林,是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我们现在身处的这片林场构成了乔灌草等植物和鸟类、昆虫、土壤微生物和谐共生的小型生态系统,推而广之,大家可以体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概念。”“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在一加一减,增加生态系统固碳、减少碳排放,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和消费新风尚。”
这样的讲述来自东北林业大学的林间《生态文明实践》思政课。东北林业大学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在体验式教学、现场教学中增强服务国家生态安全意识,激发学子扎根龙江、振兴龙江的热情。
东北林业大学林间思政课
“大思政课”要善用之。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讲。近年来,黑龙江省各学校不断拓宽思政课教学“半径”,强化实践教学和实景体验,带领学生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努力打造课堂、校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场”,让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
“努力挖掘龙江红色见学点、博物馆等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工厂、走向社会,让他们在实践中真切体会国家发展值得青年学生为之奋斗。”采访中,不少思政教师表示,这样的思政课提升了课堂抬头率、互动率,更增加了学生参与感、成就感。
每年暑假,东北农业大学都会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让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共同生活中感受美丽乡村新变化。研究生郭明峰利用假期围绕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课题,深入100多个农村家庭开展调查,他说:“在一次次走访调查与科技助农服务中,我深刻理解了中国人的饭碗要装中国粮,更加坚定了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奋斗目标,接好扛起强农兴农历史责任的接力棒,甘愿为服务粮食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是我们思政课育人特色,一代又一代东农人,一手拿书本,一手拿锄头,用科技助力农业发展。”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许静波说。
微电影《传歌》
创新思政课堂形式注入“红色基因”
“台词令人热血沸腾,哭了哭了”“这样优秀的微电影请多来几沓”……年轻粉丝们在互联网上发弹幕有感。
出圈的并非偶像剧,而是一部由东北农业大学师生自编自演的思政微电影——《传歌》。该剧中讲述的是,以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赫哲族学生路远方在思政课教师和长辈的影响下,坚定理想、勇敢选择、“带着民族走向世界”的故事,给下一代人留下了“传承”的余韵。
从松花江畔到乌苏里江畔,从同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到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传歌》参演师生现场追寻感悟,深刻理解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科学内涵。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宇涵饰演女一号路远方,为演好这一角色,王宇涵下功夫查阅大量资料,与赫哲族鱼皮画传承人认真学习鱼皮画制作。“在体验剪裁、镂刻、粘贴等过程中,深深被他们的热情与执着所感染,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那是来自内心深处的触动。”王宇涵说。
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和灌输,《传歌》新颖的形式引发广大青年学子的情感共鸣。前不久,《传歌》获得第七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大赛特等奖和单项最佳摄影奖两个奖项。
《传歌》剧组成员合影
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大勇介绍,近年来,东北农业大学不断挖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持续开展由学院领导、资深教授带队,青年骨干教师参与的实践调研活动。同时,用新形式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更优质的思政课,连续三年参加“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展示系列活动,微电影《柿子红了》《饭碗》好评如潮,赢得龙江学子的广泛关注。
如何用好思政的“盐”,讲出真理的“味”?近年来,黑龙江省多地学校不断探索思政课课程改革创新,积极回应青年需求,契合他们“网络一代”“新媒体原住民”等新特点,让思政课变得有意思、有温度、接地气,上出思政味道。
哈尔滨音乐学院充分挖掘龙江红色资源,利用学科专业优势将红色作品写进人才培养方案,把思政教育“搬”到舞台上,“唱”进乐曲中,实现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个个讲育人”,推动教学出活力、接地气;哈尔滨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发“学习标兵”APP,涵盖“领袖足迹”“红色记忆”“铸魂育人”“红医传承”内容,同学们戴上VR眼镜便可在全国400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尽情畅游,身临其境的红色体验大大提升了思政课堂的趣味性和交互性。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黑龙江省教育厅思政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还将尝试更多主题鲜明、启智润心的实践育人活动,上好‘大思政课’,引导莘莘学子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新时代的追梦征程,引导更多学生立志服务龙江振兴发展。”
(图片由受访高校提供)
张爽记者赵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