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教案 分子结构和性质

专题四 分子结构和性质(2)

【考试说明】

1、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及其性质的差异。

2、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对d轨道参与杂化和AB5型以上复杂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不作要求)。

3、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不作要求)。

【教学设计】

一、价电子互斥理论、分子的空间构型和分子的极性

1、分子的空间构型和分子的极性判断:

(1)双原子分子

由非极性键构成的双原子分子 ,由极性键构成的双原子分子 。

(2)多原子分子:

2、价电子互斥理论:

中心原子价电子对=中心原子形成的共用电子对对数+中心原子孤对电子对数(中心原子形成的双键或三键只算一对共用电子)

例题1: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C.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D.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二、配位键与配位化合物

1、配位键:一类特殊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由一个原子单独提供。配位键的形成条件是一方有孤对电子,另一方有可容纳电子的空轨道。如NH4+、H3O+

2、配位化合物:金属离子与配位体之间通过配位键形成的化合物。如:

Cu(H2O)42+ Cu(NH3)42+ Ag(NH3)2+ Fe(SCN)63-

3、配位化合物的概念:

(1)中心原子: 。

(2)配位体: 。

(3)配位原子: 。

(4)配位数: 。

(5)内界: 。

(6)外界: 。

(7)配位化合物的电离:

例题2: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

B. 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NH3)4] 2+。

C. 向反应后的溶液加入乙醇,溶液将会没有发生变化,因为[Cu(NH3)4] 2+不会与乙醇发生反应。

D. 在[[Cu(NH3)4] 2+离子中,Cu2+给出孤对电子,NH3提供空轨道。

三、物质的溶解性、酸性、手性分析:

1、物质溶解性的规律:

(1)相似相溶原理。

(2)两物质间如果可形成氢键可增加相互溶解。

(3)两物质间发生反应可增加溶解性。

2、酸性的判断规律:

(1)酸的元数=酸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数不一定等于酸中的氢原子数。

(2)含氧酸可表示为:(HO)mROn,酸的强度与酸中的非羟基氧原子数n有关,n越大,酸性越强。n=0 弱酸 n=1 中强酸 n=2强酸 n=3 超强酸

例题3:已知硼酸(H3BO3)是弱酸,而亚磷酸是中强酸(H3PO3)

(1)写出两种酸的结构式: 、 。

(2)亚磷酸是 元酸,写出它和过量的NaOH反应的方程式.

(3)次磷酸是一种一元酸,化学式为H3PO2,它的结构为: 。

3、手性分子

(1)手性分子的特点是: 。

(2)手性异构体具有不同的性质。

(3)有机分子是手性分子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

。如: 。

例题4:在有机物分子中,当一个碳原子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

这种碳原子被称为“手性碳原子”,凡具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一定

具有光学活性,常在某些物理性质、化学变化或生化反应中表现出奇特的

现象。例如右下图:其中带 * 号的碳原子即是手性碳原子,现欲使该物质

因不含手性碳原子而失去光学活性,下列反应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

A.加成反应 B.消去反应 C.水解反应 D.氧化反应

【考题在线】

1、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 ( )

A.SP,范德华力 B.sp2,范德华力 C.sp2,氢键 D.sp3,氢键

【教学反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