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京中有善口技者”, 课本中《口技》原版被删减过, 老师不敢教

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便有许多的艺术瑰宝,很多东西都是从民间,通过一点点的演变而成为一门艺术的。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东西都能够通过高科技的方式进行1:1的还原,在古时候大家完全都是凭借着自身的理解与反复的练习,才能够达到模仿的效果。

在传统文化中绘画与武术,这种极具代表性的领域,都是有技巧可循的。口技属于一种小众文化,用声带不同频率的振动,模仿不同的声音,这也是一门艺术。口技需要练习者先了解想要模仿声音的特性,这样才能够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一、口技的起源与发展

口技到底发源于哪个时代,哪个行业,我们无从去考证。在一些影视剧中大家不难发现,在清朝时期口技已经十分盛行。当时有很多的民间艺人,在一扇屏风之后发出各种惟妙惟肖的声音,让在场的观众产生信服感。

最初口技属于民间杂耍一类,无法将其称之为艺术,开始时口技者也只是模仿一些狗吠或者鸟鸣。之后通过口、舌、喉、鼻等多个器官的共同发声,模仿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再加上一些辅助性的表演,这就让口技渐渐的成为了达官贵族们喜欢的一种表演。

技艺高超的口技者,通过自身对不同生物声音的临摹,完成一场生动的表演,让在场的观众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分不清哪一个是模仿,哪一个是真实。表演者全凭自身的演技,让大家凭借着声音产生画面感,这就能够激发众人的想象力。

在很多人看来口技十分简单,但其实想要练成,并达到众人认可的效果,其实是挺难的。每一种动物的声音都有所不同,每一个口技者的表演韵味也是不同的。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想要将口技技术提升到一定的水平,就一定要让自己先完全的融入到生活之中,对各种声音都十分的敏感。

后来经过专家学者的研究与推理,大家一致认为,口技的起源与人类的进化,有很大的关联性。人们在学会直立行走之后,开始借助一些工具进行打猎,当时为了能够吸引动物落入陷阱,便开始模仿动物的声音,以达到引诱的效果。

口技在开始时是大家的生存之本,后来经过长时间的衍变,人们能够凭借着先进的武器,打到更多的猎物。口技也就渐渐的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从而转化成为了一种艺术形式,为大家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乐趣。

二、原文的内容

我们在课本中曾学过一篇名为《口技》的文章“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通过简短的话语,为我们展现出了当时口技艺人出神入化的表演,在场很多观众也都被震撼。从这篇文章中我们不难发现,当时在民间口技,已经成为了很多宴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保留节目。惟妙惟肖的表演,为大家带来欢笑的同时,又让人为传统技艺折服。

口技的表演者只有在结束表演之后,才会真正的露面,他们不需要多余的道具,只要用一扇屏风将自己与观众隔开这就够了。因为如果看着口技者表演,很容易让人出戏,很难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在课本这一篇口技的文章中,讲述了民间的这位口技者,他一人能够模仿几十种声音,并且每一种都和现实中的毫无差别。其实课本中的这篇《口技》并不是完整版,其中有一段被删除了,主要是因为里面对床声的解读,引起了专家学者的质疑。

“遥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夫呓语,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夫起溺,妇亦抱儿起溺”、“溺桶中声”。在这一段中为我们描绘了六种声音。

犬吠和孩子的哭啼声,妇人哄孩子的声音,夫妻间的喃喃细语,上厕所的声音,还有一点就是床声。从字面的意思上来看孩子在啼哭之后,母亲便从床上起身去哄孩子,古时候大家的床都是木板所致,在行动期间木板会发出声响。

三、文章删减的必然性

其实在这段话在书本中已被删减,主要是因为这一段为我们描绘了夫妻生活,和当时上厕所的声音。这如果放在课本上语文老师要翻译的话,难免会有些尴尬,而且里面的很多经过是年幼学生不懂的。

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还只是个孩子,虽然对于生理卫生课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这段文字放在书本中确实是不太适合。从字面的意思来看,这段文字与之前的文章关联性并不是特别的强,属于可有可无。

中国人在教育方面都是比较含蓄的,我们的思想没有西方人那么开放,夫妻之间的生活,这虽然并不是什么龌龊之事,但让老师去解读这些内容,也是挺难以启齿的。这篇文章的作者只是为我们描绘了口技者记忆的高超,所以并没有考虑其他的因素。

现在大家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是十分看重的,《口技》这篇文章字面意思浅显易懂,放在初中的课本中特别的适合。这时孩子们的心智还都不够成熟,对于一些字眼和所涉猎的内容一定要谨慎。

虽然这段文字的删减,让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大打折扣,但为了孩子的心智成长,这样删减的做法还是很有必要的。只能说从事课本编纂的教育工作者,真的是辛苦了,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可谓煞费苦心。

四、总结

知识的吸收永远都是没有捷径的,古时候一些民间艺术,现在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人们也越来越依赖各种电子产品,这其实是一个很危险的迹象。传统艺术依旧需要有人去传承,虽然学习的过程也许会经历很多的困境,但学成之后这也是一生的荣誉。

艺术本来就是要雅俗共享的,在有意境的同时,也要与我们的生活相关联,这样才能够达到众人皆懂的效果,也更容易让更多的人接受。艺术与教育还是有一定的不同,这就需要我们要把握好度。作为当代的有志青年,我们有责任将传统艺术继承和传扬下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