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难怪鲁迅的文章静悄悄地从中学课本中删掉

笔者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语文老师讲解鲁迅文章的时候半开玩笑地说到:你们的作文如果同一个词或者句子出现两次,你们那叫重复,而鲁迅的则叫强调,所以说鲁迅的文章很多老师也是稀里糊涂的,更不要说要学生去读懂鲁迅了,坦白地说鲁迅的文章很多都是艰涩的, 这又是为什么呢?

鲁迅其实这是鲁迅所处的时代决定的,因为当时正值新文化运动时期,文言文和白话文处于并存的时代,鲁迅所处的那个的时代正好是文言转变到白话的时期。从鲁迅文章的语言中你既能领略到文言的生冷,又能体会到白话的雏形所带来的青涩感。等于说鲁迅的文章语言是过渡性的,那个时期不光是鲁迅的文章如此,很多其他的文学大家也是这样的,所以很多学生当然也包括老师闹不明白鲁迅的文章在说啥。

笔者记得中学的时候只要是学鲁迅的文章,到现在还记得他的文章的一个特点:那就是批判,要么讽刺军阀了,要么批判地主了,要么抨击国人劣根性,要么骂某个人了,总之,都是在战斗,尤其是他的那两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瞅瞅这几句就像镰刀,匕首,大棒一样,这对于被讽刺的人来说可谓不寒而栗。而如果一直教育学生特别是初中生,那培养出来的学生性格和认识会是怎么样呢?

还有就是鲁迅所写的文章基本上都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你比如他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甚至爆出金句:文字不灭,中国必亡。但是他本身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古文化的研究者。他一方面讽刺国人的劣根性,但是另一方面却又喊出: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了吗?一会是横眉冷对千夫指,又一会在书信中柔情似水,如此以来,他的文章还是比较难懂的,因为是一直处于矛盾之中,如果没有一定生活阅历的人,或者是没有经历生活百般打击的话是很难懂得他在说什么。而像鲁迅这样的文章让尚在蒙蒙之中的学生,他是很理解的。写到这才知道为什么鲁迅的文章被渐渐从中学课本中删除调 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