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是公办学校的重要补充,但是在不少地区,民办学校已经“喧宾夺主”,把优秀的生源都抢走了,公办学校处于“塌陷”状态,严重影响当地教育生态。
民办学校收费高,为什么家长还乐意把孩子送去?当然是因为民办学校的成绩好,而民办学校的教学成绩好,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但是不少学校都是钻了政策的空子,先是资本入驻,然后从公办学校“挖”名师,从公办学校“买尖子生”,短期内迅速提升成绩,然后扩大宣传,从而把更多优质的生源抢过去,提高学费,让更多的学生“养着”这部分尖子生。
这种“套路”,公办学校当然学不来,所以在这场竞争中,注定处于劣势!真因为这样,教育部已经明确看到问题,所以出台一系列政策来限制民办学校的违规招生,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公民同招、摇号入学、严禁违规争抢生源、“掐尖”招生、跨区域招生和提前招生;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等。
这些措施如果严格执行,是不是意味着民办学校就此“完蛋了”?我看未必!因为民办学校有这么几点明显的优势:
第一、从政策看,民办学校的“非教学任务”比公办学校少太多
老师们都知道,在公办学校,很多时候教学成为次要的了,各种上级部门对学校都会进行一些指导,这让老师每天都用很多精力来应对这些检查和文件,教学上的时间反而减少了。有很多人说以前的老师多么多么负责,其实现在的老师比以前的老师更累,以前没有互联网,老师的任务也非常单纯,而现在老师的各种群,都会成倍增加负担,而真正用于教学上的时间就少了。
民办学校非常清楚,成绩才是生命线,所以其他的活动,都可以“应付”,老师们能够专心教学抓成绩,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民办学校就有很大优势。
第二、从管理看,民办学校的奖罚措施更直接有效
民办学校的管理,采取的是“公司制”的管理方式,对于老师和学生的管理,更直接有效,比如对于老师的管理,最能激发老师工作热情的当然就是“钱”,就是奖金,在民办学校,你多劳就能多得,干的好就拿的多;而在公办学校,老师往往是“干多干少一个样”,有时候“干的多不如干的少”,因为干的多,成绩不一定好,而能对老师形成激励作用的是职称,职称的评聘中本身就有很多问题,而且一旦晋级高级职称后,很多老师就想着“找个地方呆着享福”,不愿意在一线工作,最近河南“姚燕燕老师事件”,就能充分体现这一点。正因为这样的区别,虽然公办老师每天也非常辛苦,但是依然给人感觉“比如民办学校老师负责”,其实这和评价机制有很大关系。
从对于学生的管理来看,民办学校可以“开除”学生,这是一大“法宝”,在公办学校,老师们的教育职能对好学生有效,对于那些油盐不进的差生,老师是无可奈何的,而在民办学校,就完全可以通过“劝退”来进行管理,这种方式更直接有效。
第三、从生源看,民办学校生源更好,家长普遍重视教育
好的民办学校收费都很高,即便是三线城市,上完三年初中也要10几万,如果再加上小学和高中,那意味着需要花30万以上用于孩子的培养,这对于一般家庭而言,是供不起的;所以,能把孩子花高价送到民办学校的,都是源于在教育上进行投资的,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更用心,对于老师的工作也更支持。
当然,成绩好的公办学校,生源也是非常好的,但是这里面就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高房价!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是划片招生,那些好的学校周围的学区房都是水涨船高的,有的人买不起这样的学区房,自己所在的学区又不好,重视教育的家长就会把孩子送到民办学校。
这三个方面,都和成绩直接相关,民办学校都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公办学校很难和民办学校竞争。
当然, 民办学校本身也有很大的差别,好的民办学校师资和生源都很好,教学成绩也很好,老师待遇好,也能留住老师;对于一般的民办学校,老师压力大, 收入并不高,所以流动性很强,教学成绩不敢保证,有的学校通过成绩造假,进行恶性竞争,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还有一个方面,也应该重视,那就是民办学校因为老师“太负责”,包办太多,结果导致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很高,所以到了高中阶段,就无法应对新的要求,成绩下滑严重,这种现象是比较普遍的,所以多数地区,好的民办学校只存在于小学和初中阶段,而最好的高中,依然是公办学校,这就是能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