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中讲到,他高考考了三次,跟他一起的有一个同村的孩子,也在一起考,到第二次,他们还是落榜了,俞敏洪跟同村孩子说,再试一次吧,孩子回去跟他爸妈商量以后,放弃了高考,回家种地了。然后,俞敏洪有了现在的成就,那个孩子现在还在农村。
是什么让同样起点的人人生有了这么大的分歧,俞敏洪在演讲中总结,他和那个孩子最大的不同,是他在小时候去过上海,所以他对离开农村,去外边的世界的渴望更强烈,也是这份渴望让他坚持下去。
由此可见,人生最后能走到怎样的高度,不是个人能力,不是家庭条件,而是你的眼界。
《奇葩说》辩手詹青云,一路靠着自己的努力,从贵州走向哈佛,是什么给了她动力,在她的《有一种东西叫眼界》的演讲中,给大家道出了她的动力,是因为当时她的邻居,从上海来的知青,给了她启蒙,给她讲了外面的世界,带给了她眼界,才能让她一路坚持着走向现在的成功。
中国古语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只有见识过世界后,才更能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只有看到过世界的广博,才能不坐井观天,只把自己局限在现在的圈子里。
人的眼界,远比能力更重要。一个眼界开阔的人,不会把自己的聪明用在整日与人勾心斗角中,不会为一时的得失郁郁寡欢,因为他知道,世界很大,还有更多新奇的事,优秀的人在等着自己,只要奔着目标前行,现在的这些让人烦恼的人和事都将被自己抛在身后,终有一日,自己的世界里将不再有它。
而没有眼界的人,嘴里常提着格局,但每天蝇营狗苟,眼睛只能看得到方寸远近,心力都在和生活里无用的人纠缠,再无力去看远方,人生也总陷入困境中。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如果有机会,应当多出去看看,见识过世界后,才能真正知道自己该去往何处,该如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