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高三学霸凌晨留下遗书, 警醒千万父母: 教育的最终目的, 不是培养一个脆弱的做题机器

作者 | 哎呀妈

来源 | 男孩派( boy666dj)

前几天,看到一则令人痛心的报道。

来自浙江的高三学生薛俊,是一名妥妥的学霸,每次考试成绩都排在全市前十。

可是他却对自己不满,觉得单科考不到全市前三,就不能称之为优秀。

为了学习,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疯狂刷题。

父母发现了他的异常,劝他好好休息,却劝不动。

长时间的高压学习,就像一把不断在他脆弱敏感神经上徘徊的刀,一旦触碰刺激,随时崩溃。

很快地,他的精神就出现了问题,晚上失眠、幻听,觉得人生没意义没希望,不想读书。

甚至还在深夜写下遗书,认为自己很差劲,什么都做不好。

好在父母及时发现送医,经心理医生诊断,他早已患上了重度抑郁症。

其实,像薛俊这样的个案,并非少数。

曾经看过这样一组数据:

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

还有40.4%的学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这些别人眼里的“学霸”、“乖孩子”竟在人生最好的青春时期,相继患上各类精神疾病。

这不禁让父母们深深担忧: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那些表面优秀的孩子

其实已经病入膏肓

就在上个月初,在美国常青藤名校读书的学霸张一得,自杀了。

消息轰动整个育儿圈。

许多人扼腕叹息,这个“别人家的小孩”,从小就以聪明懂事,优秀完美闻名,怎么说没就没了?

一路以来,为了给他最好的教育环境,一得的爸爸不惜辞掉高薪工作,亲自参与他成长的每个阶段。

不光花尽心思照顾他的吃喝用度,就连日常生活中,也十分注重他独立、极致、刻苦的品质培养。

3岁的一得,学完了小学课程,5岁能写英文版物理学论文,9岁更厉害,一人完成五十个人的饭菜。

一路被精心培养、赋予众望长大的一得,如愿走进美国南部哈佛——埃默里大学。

而这段“鸡娃”经历,也被无数人追捧。

人人都想养出像他那样智慧过人、优秀帅气的孩子。

不承想,他却在20岁的年纪,选择在一个全世界都沉睡的深夜里,告别人世间。

据身边好友透露,一得生前很早就得了抑郁症。

长期曝光在公众面前,无论做什么,他都是别人效仿的榜样,爸爸口中的“优秀作品”。

他本能地觉得,自己很特别,必须要努力维系在别人眼里的形象。

长久的迷茫,被赋予的期望,在异乡求学的压力,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压垮他的最后那根稻草。

近期爆火的“脱口秀新星”——北大学霸李雪琴,也曾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一直以来,她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高中时,老师和妈妈更是鼓励她以考上清华北大为目标。

但她每次只要一回学校,心里就特别难受。

身边的人都在你追我赶,互相竞争,压迫感很强。

熬过了高三,考进了北大,她发现更加不自在了。

别人都夸她学习好,可只有她知道,自己每天都活在压力当中。

她害怕和别人接触,有社交恐惧症,直到大四毕业在即,申请出国前,脆弱的神经终于崩了。

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能让自己难过半天,晚上一闭眼就心悸心慌,常常要强迫自己晕睡过去......

从开头的学霸薛俊、到张一得,李雪琴.....

纵观这些优秀的孩子,会发现他们身上有着这样的共同特点:

他们一直活在别人的高期待中,从小到大一直被要求出色出彩;

他们可以给出一张张满分的成绩单,一份份漂亮的履历表,一个个闪耀的高光时刻;

却从未想过自己是谁,未来想要做什么,自己活着的价值又是什么。

直到他们承受不了外界的评价和眼光,从“神坛”上重重摔下来,大家才意识到:

这些表面光鲜的孩子们,背地里却早已“病入膏肓”。

毁掉一个孩子

就把他的成绩看做唯一

从事儿童心理工作近20年的心理学博士黄蘅玉在一次采访中有感而发:

很多来听她讲课的家长们,表面上看很为孩子们的精神状况着急。

可却只在考虑一个问题——用什么办法能够让孩子不生病,快快回归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言下之意是,孩子学习好是主要,治病是次要。

在这些父母的眼里:

分数,才是孩子优不优秀的唯一标准。

热播剧《隐秘的角落》中,学霸朱朝阳聪明自觉,乖巧懂事,从不用老师和妈妈操心。

当老师表示对他性格内向、不合群的人际关系担心时,妈妈却不以为意,认为孩子就应该以学习为主,交朋友是以后的事情。

“你只管学习,其他事情不要理”,是妈妈对朱朝阳的一贯叮嘱。

这番“为你好”的谆谆教诲,却给朱朝阳下了套,让他内心愈发孤独和纠结:

渴望结交朋友,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想获得爸爸的关注,只能默默放在心中;

希望能摆脱妈妈,违心戴着面具装作乖孩子的模样。

即便两位突如其来的伙伴给他的生活带来了片刻光彩,可长时间的孤独困苦,已扭曲了他的心态。

为了保全自己,他罔顾人命,谎话连篇,最终走向可怕的极端。

一叶障目、单单追求成绩的父母,只会教出失败的孩子。

也许他是众人眼中的“好孩子”、“学霸”,可剥开这层外衣,内核不过是只会考试的机器而已。

孩子的前半生才刚刚开始,如果父母关注的永远是考高分上名校,却忽略了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从不告诉孩子活着的价值;

那么孩子的后半生,又拿什么来拼呢,他的人生之路又怎么能长远呢?

一位衡水高中的学霸在考上复旦后,内心沉郁,终日不得志。

她痛心发现: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虽然说考上一所好学校很重要,可是当初的自己只顾着埋头苦读,把成绩当作生命中唯一的追求,根本不懂得社会交际,情商也不高。

呆在一个高手如云的环境中,越想越自卑,越自卑越不想动……如此陷入恶性循环中。

其实,成就一个孩子的,不光是学习,还有他正确的三观、强大的自尊水平、清晰明了的人生目标。

如果一个孩子的生命里只有“分数”,只为分数而活,那迟早会毁了他自己。

真正的教育

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北大心理学教授徐凯文曾在演讲中提到:

我们的孩子之所以找不到自己,就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和老师没有能够让他们看到一个人怎么样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地活着。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固然美好。

但有远见的教育更应该是,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用无条件的爱去教养孩子。

陪伴、见证孩子的成长时,不妨尝试这三件事:

第一,与其执着于成绩,不如多聆听孩子的心声。

前不久,辽宁一位爸爸因儿子厌学,毅然放下工作带儿子去旅游。

这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

毕竟他也认为儿子应该好好学习,回到学校去。

然而,在一番思想斗争后,他意识到:

与其逼迫孩子继续读书,激化矛盾,不如多听听孩子想要什么,陪伴他一同思考。

正是这份聆听,慢慢软化孩子的心,一路相伴,孩子愿意和他袒露心声。

在坦诚的交心中,儿子意识到学习的意义,主动提出重返校园。

美国著名儿童学家阿黛尔·法伯说过,如果家长能真正倾听孩子的叙述,孩子就能容易地表达他们面临的困境,有时候,孩子需要的是我们能与他们产生共情。

好的关系,源于聆听。

只有孩子觉得被听见了,他的问题才有机会被关注、改变。

第二,放下过高期待,接纳孩子真实的一面。

上海宿管阿姨原梦园,因和儿子双双考上研究生而名气大躁。

当大家纷纷向她取经时,她却自曝,自己曾把7岁的儿子盯成了“3岁智商”。

身边同事的孩子都很优秀,成绩都在全班前五。

可儿子总是倒数,这让她无法理解,总觉得儿子应该是个小天才。

于是她开始认真地盯儿子写作业,只要儿子稍有差错或磨蹭,她就动手打。

结果越打越差!

后来,她带儿子去儿童行为指导中心,才发现,原来儿子注意力出了问题。

痛定思痛之后,她不再拿孩子和别人作比较,而是接纳孩子的本相,用心引导。

结果,儿子的问题不治而愈,在学习上,也多了专注和干劲,成绩自然提了上来。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过分的比较,只会加重孩子的焦虑和自卑。

不如接纳他最真实的一面,他才有机会在父母的爱的关注下,茁壮成长,快乐生活。

第三,减少干涉,尊重孩子的爱好。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分享过,儿子小时候特别热衷于武侠小说,一读起来就废寝忘食,连作业都忘记写。

可即便如此,他都不去劝阻,而是允许儿子看“闲书”。

令人惊喜的是,儿子看得入迷,竟对书中提及到的历史感兴趣,以致于高中毕业后选择历史专业,如今在知名学府继续他的学习研究。

好的父母,一定能看到孩子遇见喜欢的事情时眼里的光。

那是孩子生命的热情所在。

唯有尊重,才能成就孩子一生。

教育家蔡元培说:“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

学习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健康、快乐和幸福,才是他智赢人生的法宝。

父母之爱子,应该给孩子足够的聆听、接纳和尊重,唯有这样,孩子的未来才有无限可能。

放下错误的执念,让我们的孩子,活出他生命本该有的模样吧!

共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