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尊重社会生存规律,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早晨,一家人吃早餐,奶奶做了刀鱼,很好吃。最后剩了几块,奶奶没舍得吃也勒令爷爷不许吃,留给两个小崽崽,口中还说,现在疫情也不敢出门,更不敢买这种冷冻的鱼,就剩这两块留给孩子。两个孩子认为理所应当,没说什么。我在一旁说:“不用留,不要给予他们特殊的不必要的照顾,让他们误以为什么稀缺的、好的东西都应该是他们的,真实的社会场景不是这样的。”如果孩子总是生活在这样被照顾的环境里,他们就会认为很多给到他们的东西和好处都是理所应当的。带着这样的认识走向大学群体生活,日后大学毕业走向社会是要吃亏的。因为社会的规则是——稀缺的东西是需要你积极主动去争取的,而不会像爷爷奶奶那样主动、自然地留给孩子。我们的家庭教育不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虚假的生存环境,否则孩子走出家庭融入社会的时候会不适应,甚至失落到无法接受,抑郁,委屈都会随之而来,这是很麻烦的。
今年放假前监考,一门外语考试,一个学生什么证件都没带,身份证,学生证都没带。主考老师没办法核实该名学生的身份,于是要求我联系学院的辅导员提供证明。于是我打电话联系了辅导员老师提供证明,辅导员老师从行政楼跑到教学楼送来证明,同时核对孩子身份。东北的冬天零下将近30度,辅导员老师大老远跑过来并对孩子身份进行核对,那孩子脸上全程冷漠,无感。这表情跟辅导员老师兢兢业业,体贴服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后来辅导员老师还跟我道歉说,给我添了麻烦,已经三令五申告诉孩子们带证件。我在旁边观察着,孩子内心怎么想我不清楚,但是无论如何给辅导员老师添了麻烦应该说声抱歉,以后会注意。但是似乎也没有看到这样的任何举动。考试继续,一直到结束,这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
也许是我揣测出错,但是我们现在身边的孩子确实有一个比较严重的共性问题——对于身边人给予我们的照顾认为理所当然,无论身边人是父母也好,老师也好还是其他人……认为你对我好,为我服务是正常的。可这就是问题,如果是你的父母还勉勉强强说得过去,毕竟人都说父母是无私的,不图回报的(但是我实际是怀疑这样的观点的,父母有义务给孩子描述一个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即便你要对孩子无私照顾)。老师、室友、朋友、同学和你之间绝对不是无私的,大家讲究的是边界,任何越过边界的行为都会得到反抗、排斥和否定性后果。所以,当你在寝室里要求其他人都无条件照顾你,别人是不会配合你的,于是引发了室友之间的矛盾。当你在工作环境中要求你的同事和老板都照顾你也是不可能的。
可是,现在的家庭教育,甚至一部分学校教育对孩子都太包容了(高校也没办法,一部分是被裹挟的,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批评容易出事,出了事谁都兜不住,所以对孩子越过界限的行为其实是没有说服教育,没有批评指正,只有不合理地包容),在这样包容的环境中,孩子形成了一个不正确的认知——别人服务我,让着我是理所应当的。但是真正的社会化生活场景不是这样的,你的同学不会,你的同事不会,社会的资源总体上是稀缺的,你需要积极努力去争取,被过度包容的孩子迟早有一天是要面临真实的生活场景的,到那时候他们不是接受不了出了心理问题,要不然就是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来转变自己的心态和认知。
所以,作为一个教育观察者,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真心地提醒各位家长,不要为你的孩子营造一个虚假的生存环境,也不要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其他都是小问题,孩子最终是要在社会上独立的,他终究是要知道真实的生活场景是什么样的。告诉他,想吃就尽快吃,晚了就没有了;告诉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没有人会一直照顾他们,给别人添了麻烦要说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