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语文教学发展,解决语文学习困惑。
进入期末考试复习阶段,小岛老师反复强调,家长朋友们给孩子们用好语文书复习和巩固,胜过刷题数十本练习册。家长们平时对孩子的语文学习关心太少,临近考试,又不知道语文书上的重点是什么,盲目地要孩子去读课本,学生也不知道课本里到底有什么?好像老师讲的课文我都理解了,课后的问题也都掌握了,生字词每天听写复习也都没问题,但是一做卷子还是出错,到底是哪出了问题呢?三年级以上的家长们,如果不知道正确使用语文课本复习的方法,是很难在期末备考的阶段,通过家长的督促学习,帮助孩子提高成绩的。除了听写生字词,有3个知识点是不能遗忘的。
关注语文课本,这是比家长买的任何一本辅导资料更有用的考点总结。会辅导的家长就会看语文课本,每每捧起孩子的课本,家长读到的信息不是课文换了,和我们小时候学的不一样,而是去了解课本中单元阅读训练目标,语文园地里的重点。作为语文老师,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会让学生每开始一个单元的学习,就专门拿一个本子,把这个单元的额阅读训练目标、单元扉页上的阅读主题、略读课文的阐述、语文园地里的栏目集中抄录,就像做摘抄一样。一方面在单元课文开始前可以作为预习,了解要学习的内容。一方面到了考试阶段,这就是一本考点集合册,而且都是自己抄写的,印象要比直接去看资料书更深刻。语文学习就是积累,只有做好日常的学习积累,才能最后的期末考试复习阶段,提高复习效率。
01积累语文要素的内涵
语文要素的内容,小岛老师不止一次分享过,从三年级开始,在课本中,每个单元的扉页上,都写好了该单元的语文要素,有阅读目标、能力方向、基础知识点,这些语文要素的内容,我们家长和老师要不断和学生去强调,去解析,孩子们才能理解。比如三年级上册中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当我们看到这句话,应该知道怎么利用课本复习吗?首先我们要明确这句话的语文要素内涵。感受课文中生动的语言,我们打开语文书,先看这个单元有哪几篇课文《大自然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读不完的大书》,这些课文里的生动语言,老师上课肯定讲了,我们找出语文笔记、仔细翻看课本上做好的标记,通过复习课文,了解第七单元有哪些生动的语言。
其次,根据这些生动的语言,我们要复习哪些知识点呢?不是说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就算复习了,而是要进一步理解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作用,句子中的优美词语、关键的生字词,在考试的时候,都是考点,通过不同的题型展现出来。复习的时候,就应该在课本中,找到这些语文要素的内容,进行复习。最后,根据细节的掌握能力,有针对性地选择一定的练习即可。家长按照这个流程帮助孩子梳理语文课本,了解课本中的语文要素,就相当于是过了一遍考点了。当在做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的时候,出现的错误比较多,我们就把在日常积累中,抄写的各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拿出来看一下,就知道是哪个学习目标还没掌握好了。
02关联阅读和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阅读和写作是不分家的,有阅读积累,也有写作练习,才能提高写作能力。在语文课本中,每个单元都有一阅读和写作的目标,分别是1个,也有的单元是两个。没有阅读积累,小学生只会写流水账,大白话,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在复习的时候,严格按照阅读目标来复习。根据阅读目标去积累相关的阅读素材,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做好阅读的拓展,是比较有阅读效率的。照着单元练习中的阅读目标和写作要求逐一去落实,观察,练习就能了解本学期语文能力提高的要点了。孩子不会写作文,家长就帮孩子巩固和复习每个单元的作文目标,有目标就可以有学习任务,对于小学生来说,不需要额外的满分范文集之类的参考书,把课文读透即可。
从三年级开始,只要严格去关联阅读和写作的单元训练目标,就能为五六年级的写作打下基础。比如三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习作练习是“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在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主题是“我的自画像”,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还是写人的习作练习“有你,真好”从三年级的描写人物特点练习到四年级的把一个人物的特点写具体再到六年级的通过写人写事,抒发感情。可见写作训练时层层递进的,那么我们在考前做阅读积累,就需要关联好这些写作训练的目标,循序渐进地阅读一些和人物描写相关的书,这就是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中的阅读和写作相关联。
03观察练习在考前也很重要
在习作练习中,有一条是观察练习,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观察事物的变化,写实验详细过程;学习观察日记,这些写作练习中,都需要观察。所以期末考试前,我们就需要给孩子复习和巩固观察练习,一方面是为了写好作文,另一方面是提高审题的能力。在复习阶段,家长可以根据练习册、试卷中的题目,让孩子集中进行审题练习,不用做题,看题目说题意。
也可以通过课本中的课后问题,看题目说题意。两种练习审题的方法,旨在提高专注度和抓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这是考前必练的知识点,希望同学和家长都能关注到。关于语文期末考试,正确使用课本复习的方法,你学会了吗?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