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报课外班?有的家长说现在竞争那么激烈,中考只有50%左右的孩子能上高中不报不行啊,也有家长认为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本来上学就挺辛苦了,再报一堆课外班纯粹是增加家庭的负担,家长孩子都累,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心里期望着给孩子快乐童年,但却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课外报班的行列中,你是哪一种家长呢?
关于要不要报课外班,我先抛出自己的观点,就是课外班报得越少越好能不报最好,如果你认可崇拜的观点,这篇文章你可以不看了,如果你不太认可希望能把这篇文章看完,相信会对你有一些启发。
课外班占用了孩子用于成长的时间,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一天都只有24小时,如果时间都花在课外班上,那么孩子会至少失去这五种时间。
一是亲子共处和人际交往的时间
如果孩子上完学还要去补习班,那么孩子跟家长相处的时间跟其他小伙伴互动的时间会被压缩为零,孩子无法通过跟父母沟通来成长,也无法通过与同龄人互动来锻炼社交能力,将来高分低能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二是课堂知识消化的时间
放学在补课孩子会一直处于接收知识的状态,大脑没有充足的时间消化这些知识,更无法加工知识,建立起知识体系,知识越多负荷越重,学习效果越差。
三是体育锻炼的时间
现在很多省市在中考之前都要进行体育测试,有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将体育纳入中考必考科目,体育成绩将算入中考的总分,这意味着如果平时体育锻炼不足,会直接影响到中考成绩,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视频,一个上海的初三男生因为中考体育篮球零分当场崩溃,痛哭着跪地求工作人员再给一次机会,真的是太让人揪心了其实。
无论是为了体考还是为了健康,家长都应该让孩子保证每天至少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最好是到户外跑跑步、打打球、跳跳绳。
第四是睡眠时间
教育部明确提出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低于十个小时,初中生每天的睡眠时间不低于九个小时,问过身边的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家长,上补习班的孩子每天基本是晚上九点过才下课,回家做完作业洗漱完,上床基本都是11点左右,早上六七点就起床睡眠时间很多都不足八个小时。
第五是阅读的时间
语文名师提出孩子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应该有至少400万的课外阅读量,这个量只是一个中位数,事实上很多考上985的学霸孩子在小学阶段就达到了一千万以上的阅读量,在上高中之前就已经开始大量涉猎哲学、历史等书籍,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才是高阶学霸之间的真正差异,这种差异年级越高体现得越明显。
孩子的学生时代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是很多重要能力,比如阅读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充足的时间去成长,如果让各种课外班大量占据孩子的时间,孩子还有时间成长吗?
真正的学霸从不补课学霸、优等生都在补课,这是很多家长的焦虑来源学霸都在补,我们再补岂不是差得更远,而真相是多数补课的学霸并不是真正的学霸,而大多数的补习都是没有必要的,一位从教20多年的高中班主任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把那些一直补课的学生比作是吃了激素的饲料鸡,看上去很强大实际上不堪一击。
这些学生很依赖于补课,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又缺乏学习的动力,在一轮一轮的竞争中最终会败下阵来,这些学生即便是考上了大学,也很难保持在学业上的长久优势,还可能得空心病觉得人生无意义而失去方向,厌学甚至厌世。
一直被家长认为是提分神器的补课班,实际上是在拉大学霸和学渣以及中等生之间的差距,学渣和中等生被补课班彻底剥夺了学习能力提升的机会,需要通过补课来续命,而学霸则靠着自身优秀的自学能力,赢得了更充裕的时间去不断地丰富自己提升自己,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马太效应,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
很多热衷激昂的家长会说,孩子今天不吃学习的苦,今后就得吃生活的苦,但吃苦并不等于透支健康和时间,也不等于送娃去补课更不等于刷题,之前看到过一位杭州的妈妈假期让年仅七岁的孩子刷了300多套试卷,想想都令人发指。
其实家长与其送孩子去补课,不如先记一下自己,把自己调回到学习状态,跟孩子一起成长,跟随孩子进入不同的阶段,不断地去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比如在小学阶段尽可能多陪伴孩子,减少不必要的社交,多拿点时间出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初中阶段重点是帮助孩子提升学习方法,并为孩子提供政策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孩子进入高中以后在学业上能走多远基本已成定局,此时家长只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精神支持就够了,好了以上我的分享和观点,如果你认可的观点,不妨动手给个三连或关注我让我们成为更好的父母,谢谢。
大家可以关注我,我是,在我个人主页通过各类小程序,免费对高考志愿进行填报,通过大数据、大分段对各省招生人数、计划及分数进行详尽的了解,欢迎大家留言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