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联考已然告一段落,很多小伙伴在考完试第一时间都在联系小编,咨询自己写的大作文是否跑题,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与其事后焦虑,不如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既然大家知道作文是一个重点部分,那我们平时就要多花一些功夫在它的身上,这就需要各位小伙伴平时多去练习,打磨自己的文章,只有对每一种题干的设问形式都了如指掌,做到精准分析,才能做到不偏题,才能够有获得高分的可能。
众所周知,这两年的申论作文最常见的命题形式就是给出一个观点,这种命题方式在上一期小编已经为大家做了详细的解读,想必大家已经能够掌握。其实,还有一种命题形式在我们的申论考试中也是比较常见的,就是给定题目或是话题的形式,如果题干中遇到这种命题形式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接下来就为大家逐一讲解。
给定题目:我们需要准确理解题目的内涵选取角度分析,从而确立文章的中心立意。例如2013年国考(副省级)试题中,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已经给定了,所以我们要理解这个题目的内涵进行立论。搞清楚岁月,失语,石的概念指代的是什么。怎么搞清楚呢?还是要结合这句话的材料出处,充分理解,结合材料,这句话告诉我们时间本身是不能说话的,什么才能告诉我们呢,那就是石,结合材料我们知道石指的就是文化遗产,诸如文物古迹这样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像京剧、艺术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了解历史,就可以通过这些文化遗产感受悠久的历史文化了。如果我们把标题的内涵搞清楚了,那我们文章的中心论点就出来了,而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这就比较像我们前面讲的词句理解题,词比较晦涩,需要我们先解释清楚。
给出一个话题:这种类型题目是比较开放的,例如说生态话题,生态能成为我们的论点吗?显然不能,因为相当于只把一句话的主语说出来了,那想要表达观点最起码得是一句完整话语的表述。生态保护非常重要就可以表达我们的观点,所以我们想要把话题变成论点,还是要围绕这个话题选取一些角度进行分析,在申论中常用的角度往往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分析关系的角度。例如2018年北京市考卷中,以“幸福的建筑”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这里边就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进行论证了,论证的内容我们可能从题干中不能明确的知道,还需要结合材料确定,进行立论;如我们可以采用话题+角度:为什么建筑是幸福的/什么样的建筑是幸福的等角度去确立我们文章的中心立意,这样的操作方式简单、易上手,并且不会偏离题意。
小伙伴们,如果考试中申论大作文出现了这种命题形式,应该都能精准掌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