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大量重复式单词记忆法

单词作为英语大厦的砖石,对英语学习者至关重要,是无法略过的一道坎。如果没有这些砖石,就算有再好的建筑蓝图,最终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每个英语学习者都知道单词的重要性,但也饱受单词记忆的折磨,毕竟背单词时的枯燥乏味尚能忍受,可是记忆与忘却的循环滋味怎是一个酸爽了得!

那么该如何有效甚至有趣地记忆单词呢?德银哥根据个人单词记忆的经验,总结推荐大量重复式单词记忆法,即每日单词记忆数量要大,然后经常复习。

一准备

在我们真正开始背单词之前,我们必须要做两个准备,知道自己身处何地,要前往何方。

准备一:了解现有词汇量

这是为了了解自己现在身处何地。要想了解自己的词汇情况,无可避免地要测试自己的词汇量,但是,现在的各个网站或者APP的词汇测试差别很大,彼此之间相差几千个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测得的词汇量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当然,为了减少误差,可以多找几个网站来测试取平均值,在选取网站的时候,最好是选取口碑较好的网站。在此,我推荐test your vocabulary网站。

一般来说,如果词汇量小于7000,那么就应当投入心力先把单词量提升到7000。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将词汇量提升到7000是一件回报率极其高的事情。从应试的角度,四级词汇量为四千,六级为六千,而这些词汇基本上包含在了7000核心词汇里。从提升英语能力的角度看,7000词汇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巨大屏障,没有足够的词汇量,高质量的英语学习材料如报刊、原版书籍、欧美影视等都难以拿来学习,如果频繁查字典效率又太过低下。词汇量提升后,好似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任何你感兴趣的材料,美剧、原版书、公开课等,任你挑选,学习渠道多到令人发指,其中饱受推荐的当属《经济学人》与《老友记》。

准备二,确定目标词汇量。

这能让你知道自己要前往何方。如果你要参加中考,那么目标词汇自然就是那中考1800个单词,如果要参加高考,那么目标词汇自然就是高考3500词,如果要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托福雅思,专四专八或者考研,那么目标词汇自然都是考纲要求的词汇。明白自己要去往何方,才能保证自己不丢掉自己的目标。

在确定自己的目标时,不建议选取难度跨度太大的词汇表。比如说,你准备参加英语专业四级的考试,在你把专四单词背了一遍之后,都还没有好好掌握消化,就匆匆去学习记忆专八单词,这样的话,由于心理惰性,你可能会认为,在别人还在背专四的时候,自己已经走到了专八,可能给自己一个假象,从而使自己心里懈怠,最终导致事倍功半。而且,如果背了一些难度很大,专业性很强的词,如果不能在生活中和学习中经常接触和复习的话,那么这些词最后也只能成为你熟悉的陌生人。所以,在选择目标词汇的时候,如果你要选择跨度太大的词汇,请千万慎重。如果不是下阶段就要学习使用或者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词汇书,请千万慎重。

二、大量重复式单词记忆法

对于背单词,我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刻意背单词,即利用大段时间来刻意背单词,典型代表就是我们的软件背单词和单词书背单词;另一个方向是非刻意背单词,主要是在平时生活当中把自己暴露在英语的环境当中,捕捉学习生词,典型代表就是通过阅读与对话来扩充词汇。总的来说,刻意背词讲究的是整体和全面,而非刻意背词比较片段,讲究的是积累。

对于刻意背词,无论是现在比较火的软件背词法,还是比较传统的词汇书背词法,都可以运用大量重复式的思维来记忆。以下五个原则是该方法的核心。

原则一:大量

相信高中英语老师在发飙时肯定这样说过:高考要求词汇3500,除掉初中词汇1800,就只剩下1700个单词,高中三年,就算只有1000天,每天只需要背1.7个单词!每天背两个单词就这么难吗?

老师希望我们学好的心情自然无可指摘,但他说的方法一定是好的方法吗?不见得。如果我们每天都要背单词,但过不了几天我们就会非常疲惫。因为人是厌恶重复枯燥工作的。对于这种枯燥工作,我们需要激励,需要短时激励。背了单词之后,我们希望立即看到效果;如果不能立即看到效果,积极性就会备受打击,如果战线拉得太长,轻则使我们周期性疲惫,重则使我们对单词彻底失去兴趣,打击自信。

所以,为了克服战线太长的弱点以及建立一个良性的奖励机制,就需要把自己的目标词汇量完成时间压缩到一个能坚持的时间长度内,最好是在自己对这项工作已经感到厌烦之前把它完成。每个人能坚持的天数都不一样,关键在于合适。以我为例,我的韧性只能让我维持半个月左右,所以我一般会将自己的计划完成时间设定在半个月内。以我背专八单词为例,单词表大约2800单词,我每天约背200单词,在14天内背完。我向来对英语学习者背单词时的韧性持怀疑态度,因此,我更倾向于凭借一时冲动三分热度将之搞定,而后再花时间进行复习。

总之,确定每天背单词的量时,首先要确定自己要在多少天内把所有单词过一遍(时间宜短不宜长,不要过分高估自己的坚持能力,不管怎样,都不应该超过一个月),确定天数之后,那么每天背多少单词也就随之确定了。

原则二:语境

请相信,任何一个单词都不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它有文化背景,有内涵。如果人为地把单词与语境,与文化背景剥离的话,那你是无法完全掌握一个单词的。就拿简单的“看”来说,在英文里它可以是watch,see,也可以look,甚至是observe,overlook等等,如果没有一定的语境,就不能准确掌握单词的用法和含义。其中的细微差别,在英汉简明词典中,甚至英英词典中都很难直接区别(更何况大多数人根本不会看英英词典)。

因此,要想准确掌握一个词的词义,防止背了词却不会用,我们必须重视语境,而语境的最基础最直接的来源就是例句。不管是软件还是单词书,例句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些人在背单词时不重视例句,只会机械地对照中英词义,这也就导致近义词辨析无法有一个好的掌握,以及真正写作会话时难以输出适合语境的单词。

一个单词,只有放到语境当中,才有了灵魂,才能脱离冷冰冰的机械的词义对应,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有情感有内涵的实体。

原则三:删词

利用APP或单词书背单词时,遇到大量生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由于平时的学习,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熟词。如果遇到这样的词,那可千万不能手软,如果是用书背单词,就用笔把它们划掉,如果是用APP背词,那就把它们删掉。这样做的好处在哪呢?一是可以减少自己复习的量,二是可以给自己心理安慰,当看到一个个词删掉,那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原则四:发挥主观能动性

所谓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指不要局限于词汇书或者软件提供的资源,你可以在背单词时,调动自己的大脑储存,进行头脑风暴,在头脑中搜索这个词的近义词、反义词、形近词、同根词等等。

在这里主要可以用联想记忆法和比较记忆法,在遇到一个单词时在头脑中发散联想它的相关词。学习这个词,同时复习了其他词,通过和其他词的比较,最终在大脑中形成更为牢固的记忆。

比如说,假如你背到了conceive这个词,那么或许你马上会想到自己以前背的conceit,然后是deceit,再然后是deceive和deception,最后可能是conception,等等。总之,在你背一个单词的时候,一定不要只局限于眼前的单词,而应该把目光放到整个大脑中,去搜索你所有的存储。只有能从自己大脑中取出的词汇,才是你真正能够运用的词汇。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候,也不一定需要把它的近反义词、形近词、同根词等都找出来,也不必每个单词都去寻找,因为这太过耗时,只要找出重点词即可。

原则五:复习

根据文本要点重要性排列原则,重要性:末尾 >开头 >中间。我将复习放在最后一个原则,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可以说,一个人背单词只背一遍,而不去复习,就相当于没有背。即便有复习,但复习的次数不够,时间把握不对,最终也只能事倍功半。

既然要说复习,那肯定不得不把艾宾浩斯他老人家给请出来,被说烂了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也就不做过多介绍。对于复习,我提醒两点。

一是对复习时间的掌控。根据杨鹏老师在《十七天搞定GRE单词》中的研究,他提出以下复习时间参考:

第一次复习:五分钟——超短期记忆

第二次复习:三十分钟——短期记忆

第三次复习:十二小时

第四次复习:一天

第五次复习:两天

第六次复习:四天

第七次复习:七天

第八次复习:十五天

备注:这个时间指的是复习间隔,而不是指你学习单词的时间,比如说,你第五次复习时间是1月1号,那么你第六次复习时间应该过四天,也就是1月5号。

这个复习时间或许科学,但并不一定适合你。我们可以找到原理,然后来制定自己的复习时间,我们要知道,复习的基本原理在于,在一个单词临近遗忘的边缘时,在大脑中巩固对其进行巩固,最终在大脑中形成新的突触,永远记住这个单词。因此,确定我们复习间隔时间,关键在于找到自己单词临近遗忘的那个点,而不是完全按照那个复习时间表(当然,实在无法确定适合自己点,也可以按照该复习时间表),掌握原理之后,我们便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最合适的复习时间。

二是关于复习旧单词和学习新单词的矛盾。如果我们决定每天背大量新词,那么到后期,我们每天需复习的单词数加上需新学习的单词数将达到一个可怕的数字。这个时候,很多人可能会坚持不下去,就会产生复习和学新词的矛盾。记住一点:宁可不学习新单词,每天的复习千万不能落下。

总结

以上便是以大量重复式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总结起来便是:了解自己现在身处何地(现有词汇量),将要前往何方(目标词汇量),中间路程有多远(需要背多少单词),在自己的毅力消耗完之前(确定背单词的天数),大量地输入记忆单词,在背单词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单词语境,及时划掉熟悉的单词,然后及时复习。

以上

大家若有不同想法,欢迎一起交流讨论。

我是德银哥,一个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记录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