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一流的学生,大多在高一阶段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考成绩超出一本线一百多分,如今在一所知名大学就读的胡同学深有感触,他的几个同学,高一的时候状态一般,学得不怎么样,到了高二就感觉特别吃力,高三虽然很努力,但成绩总是提不上去。而他自己因为高一学得很好,从高二开始成绩就保持在班级前列,高考考出了非常高的分数。这位高考学霸感叹:高一实在太重要,基础打扎实了,高二成绩飙涨,高三的学习也不费什么力气。
确实,高中和初中有很大不同。在初中阶段,初一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初二发发狠,成绩能上去;甚至初一初二没怎么好好学的学生,靠初三一年的勤奋,也能在中考考出不算差的成绩。然而在高中阶段,高一变得特别关键,如果还跟初中一样,把高一一年时间浪费了,到了高二,即便拼尽全力,也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这一是因为高中阶段要学习的内容实在太多,二是因为高一所学的知识是高二进一步学习和高三复习的基础,高一基础没有夯实,高二学起来肯定痛苦很多。
那么,对于刚上高中的学生以及他们的父母来讲,究竟该如何做,才能在高一“不掉队”呢?
首先,无论面对多大困难都不要逃避,积极应对
长期在一线从事高中教学工作的老师几乎都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他们中考成绩不起眼,刚上高一的时候成绩也不怎么样,但仅仅高一一年时间,他们就成功逆袭为班上的优等生。如果细心观察,我们可以从这些学生身上发现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都不会逃避,而是选择积极应对”。
高一的知识跟初中知识相比,难度呈阶梯式增长,且高一学科数量更多,不少学生在高一的学习中表现出畏难情绪,成绩的分化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那些坚持下来的学生,会获得成功并赢得荣誉;那些处于逃避或半逃避状态的学生,则只能看着自己的高考成绩后悔不已。
其次,摸索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初中学习以反复训练为主,老师会手把手地教,但高中阶段知识容量大,学生之间的差距也比较大,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手把手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时变得非常重要,而自主学习的前提就是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事一定要在高一学年完成,我们可以参考其他同学的成功经验,不过最重要的是个体自己的参悟。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并有意识地做一些尝试,看看自己究竟哪一方面比较薄弱,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有不清楚的地方与老师进行适当地沟通;每隔一段时间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心理状态做总结和优化。
第三,家长要积极参与并予以帮扶
高中三年,有条件的家庭,父母双方最好有一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就算做不到,也应该经常性抽出时间陪在孩子身边,跟孩子进行一定频率的交流,给孩子提供强大的后勤支持。
高中阶段的陪伴,必须是高质量的,家长要有全局观,且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身体承受力要全面了解。如果孩子学有余力,家长应该率先了解一下“强基计划”或一些竞赛类的精英培养计划;如果发现孩子很难完成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应该引导孩子注重基础,把70%的基础题死死拿住,然后一点点进步,尽量在20%的中等难度试题中多拿一点分数,而剩下的10%的难题,可以放弃。倘若家长的文化层次比较高,懂得的知识比较多,就帮助孩子训练一下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基础知识就像“扎马步”,底盘越稳越好,所以高一非常重要,高一的基础知识打扎实了,高二无论是学文还是学理,都不会觉得吃力。加上在高一阶段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高二的学习成绩会保持在高位。一旦学习成绩位于班级或年级前列,学生就会不断收获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给个体提供持久的自信心,并让个体拥有强劲的学习热情,于是形成了一个持续向上的良性循环。
当然,也有一些同学,高一学得很好,但到了高二受外界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堕落了,不认真学了,进入高三后成绩就一塌糊涂。因此,高中三年的每一年都很重要,高中生千万不能被自己一时的迷乱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