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发现,历史学家施展在《枢纽》一书中描述的从晚清开始的“现代平民社会”,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才终于以高考的形式向最广泛的社会群体放开了高等教育的准入权利。
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高考的公平度达到了历史高点,高等教育也已经向大众化方向发展。
比高考公平更重要的是,中国社会多元化取代了体制内仕途一元化生存模式,阶层壁垒被打破。从理论上说,中国高考与“英国高考”一样,对个人的决定意义在减弱。
在就业方面,英国社会对“学术门第”逐渐弱化,更强调劳动者专业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契合度。
国内职场也在试图打破固化的招聘原则。不过,碍于社会发展阶段的限制,“学术门第”的外部压力很大,在城市就业方面,名校的学历、学位、文凭仍是重要的敲门砖。
由此,高等教育机会在城乡之间的差异仍是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根据2021年5月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89%。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乡之间的差别。
以高等教育为例,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指出,1999年中国高校扩招后,农村学生在新增学生中的占比超过了50%,但主要分布在教育水平相对较弱的地方高等院校以及高职专科院校。
在重点高校的农村学生,从20世纪80年代占比30—40%,下降到当前15%—20%之间。
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考的成败仍然左右着很多农村学生的命运走向。
当城市中的“00后”把“兴趣”作为填报高考志愿首要参考因素时,很多农村的同龄人却还在为进入本科而挣扎。
而进了本科、到了大城市才发现,北京的高学历人群(大专及以上)占城市人口42%,上海34%,大学生似乎也不算什么了。
在这个基础上,考研、出国留学等附加值才显得越来越重要。
由此看,“高考改变命运”似乎也并不彻底,还有高考解决不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