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成绩的欺骗性,不是成绩本身有欺骗性,而是有些学习方式不具备可持续性,到初中自然“原形毕露”。
1、家长强势主导学习
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如果父母还是用原来那套方法,或者今天一套,明天一套,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会由此讨厌学习。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父母如果仍想介入学习,就一定要把握住一句话:少说多做,少主导,多配合。
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时,不埋怨孩子,而是用实际行动协助孩子解决问题。
2、小学在学习上用力过猛
如果孩子小学就已经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到了初中学习科目的数量和难度大幅增加,时间和精力明显不够,成绩自然就会下降。
而另一些孩子,小学时成绩没那么突出,但是他们有充足的娱乐时间,在学习时间上有潜力可挖,心态上也更从容,成绩就可能逆势而上,进入良性循环。
3、自律性差的学生
小学知识少,难度低,考试成绩无法反映学生真实的水平。
而初中考试科目一增多,学习难度也加大,此时自律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
有的孩子小学时期的好成绩,来自老师一遍一遍地督促,有的孩子因为父母看得紧。他们自己并不自律,而是在外部力量的作用下,成绩还不错。
上了初中后,不懂得如何去学、主动去学,加上到青春期,内心叛逆,又不再配合家长的管教,就很容易被淘汰。
4、学习方式落后
这一类学生最可怜,明明学习非常努力,成绩却不断下滑。
他们不是不学习,而是不会学习。
现在的中学比小学的命题趋势都是知识的活学活用。
此时再用身体的努力,掩盖大脑的懒惰,用战术上的努力,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不仅劳心费力,成绩顶多维持在中等水平。
如何防止孩子在初中阶段成绩下滑?
1、重视孩子时间观念的培养
教会孩子管理好时间
由于初中阶段功课较多,如果孩子能够做到有效管理时间,将在学习等方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方面,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把时间具体化,明确规定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今天的事情不拖到明天做。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标计划,把需要完成的任务借助清单罗列出来。
2、初中阶段学习内容的变化
首先,初中学习科目的增多,知识深度广度的增加,这需要孩子进入初中前,就要做好心理的准备。小学的知识,以基本的计算、常识性应用能力为主,往往在问题的结构也比较简单,陷阱较少,考验的是孩子的基础能力。
因此,在小学阶段基本上只要稍微认真一点,跟着老师的脚步,大家的学习水平的差距,往往拉开不太多。
但是,进入初中科目增加的同时,问题考察的复杂性在考验我们的同学的态度的同时,还考验了我们同学在思考问题时的逻辑性、思考问题的总结习惯等等;因此,切不可像对待小学一样,认为随便用功,就可以拿下不错的成绩。
3、初中的学习更注重良好习惯
由于初中的科目变多,学习节奏变快,对同学们学习效率上的要求也就变得更高了起来。
以前小学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讲、听懂的内容,或许下课回家之后,翻翻书自己重新“补一补”便可以将漏掉的知识“捡回来”;但是初中,如果同学们还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认真做笔记,不养成良好的习惯,指望着课后补习,那么学习效率的低下,往往会拖垮你的学习。
早睡早起、课前预习、上课笔记、专心听讲、作业前复习、订正改错,这些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一定要在初中前就养成好、坚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