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改进高职学生的厌学问题, 培养学生优良的人格品质

高职学生厌学问题不仅仅是学生个体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要从根本上改进高职学生厌学问题需从教育教学体制入手,从基础教育开始,改进我们的人才评价模式,从“筛选式”走向“发现式”教学评价。从学校、教师层面来看,要改进高职学生的厌学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重置课程计划,注重课程的应用性和操作性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已经有80%的高职学生听不懂老师所教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学习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是挫败感,这会削弱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高职课程的设置首先应针对高职学生的层次和水平,降低课程的难度,突出高职课程的实践和应用特点,要从学术性、理论性和研究性为重课程体系转变为以基础性、应用性和操作性为主的课程体系,着重于课程的实用性。

与此同时,课程体系设计中应重视情感教育等非智力教育课程比重,关注高职生的心灵健康。“教学计划中应该增一定比例的心理课、体育课、情绪调节课等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培养自信、乐观、坚韧的性格。”生活没激情,学习没有目标,学习毅力品质缺乏这是导致高职学生学业失败的重要原因。“一个乐观自信、富有责任感和同情心的学生是不怕失败、不惧挑战、勇于承担责任、乐于助人的,能够积极与人交往、主动融人集体和社会、具有较强创造力的,能够发挥个人最大潜力积极工作、适应社会的,能主动承担家庭、工作和社会责任的。这才是真正能让学生享用一生的财富。”

2改变“坐—听”教学模式,构建“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各种职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而传统的“坐—听”教学模式既不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也不符合高职学生的发展水平。我们急需改变这种教学模式来解决教学与就业的矛盾。为此,我们应采取“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做中学”就是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并通过相互交流、评价等环节来在过程中愉快地学习,获取对自然及其规律的认识和感受,把握知识。

而教师主要是课堂的组织者,充当咨询、辅助的角色。“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模拟仿真的环境下,通过实践做出作品,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取知识,增强操作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信和学习的兴趣。当然,新教学模式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它要求教师不仅有广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指导的技能技巧。为此,高职院校应该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工作流程,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3加强课堂管控,确保手机不进课堂

加强课堂管控,有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方面是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规范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行为。要求教师应严格按照有关的教育教学规范,认真备课上课、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创设符合高职学生学习规律的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强化教师对课堂管控,针对学生迟到早退、课堂上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等违纪现象给予相应的处置权。

4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加学生兴趣

丰富的课余生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团队精神和集体凝聚力,展现学生积极向上的风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吸引学生参与现实生活的乐趣,让课余生活成为学生感兴趣的第二课堂。同时要求教师能多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帮助学生明确学业目标,克服学业困难,关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现实学习生活重塑自我,找回自尊。

5构建积极、乐观班级文化,营造学习乐土

优秀的班级文化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文化的形成关系到班级的稳定和谐,关系着学校教育的成败,关系着学生人品的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和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品质,乃至造就健全的人格。为此,我们应努力构建积极、乐观、向上的班级文化,营造学习乐土,通过培育良好的班集体来教育个人。

6总结

高职学生厌学现象的改变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道远。正如顾月琴所说的:“高职学生应培养和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尤其是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冲突和挫折,要有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和适应能力,正确理解成败的成因(即归因风格),提高自我效能感。”此外,我们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努力,尤其是学校应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只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帮助高职学生从厌学中走出来,培养优良的人格品质,走向通往成功的人生之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