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考试“七分实力,三分状态”。指考试成绩的好坏与否,除了看个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外,考试时的状态也有很大影响。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处于同一水平上的的同学,由于考试状态的差异,成绩可能天壤之别。
一般来说,考生在考场上的情绪分3种:
① 过度紧张;
② 满不在乎;
③ 保持着适当的紧张度。
考试怯场,容易在考试时思维出现障碍,本来滚瓜烂熟的知识突然想不起来了,甚至大脑一片空白,解题毫无思路;抱有轻视心态呢?做题容易马虎大意、错漏百出……前两种都不是良好的考试状态,是考不出自己应有水平的。只有第三种状态才是最佳的,
放在平时,考得不好还有下次调整的机会;在高考时发挥不好,可能就是上重点与没上重点、上线与没上线的区别了。如果不满意,要么就此断了大学梦,要么复读,总之,基本上就断了与之前的同学们追赶的机会。因此,准备了那么久,高考时千万不能差在考试状态上。
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高考时处于最佳的应试状态,正常发挥呢?
1、拿到试题先深呼吸
一般规定,高考在发卷后五分钟之内不能答题。在这段时间,先做深呼吸,不要慌,平抚心绪。
2、通读考卷
正式作答前,检查试卷的科目、页面顺序是否有误,每一页卷面是否清晰、完整,并认真听监考老师提出的要求及更正错误之处。再浏览一遍,了解试题结构、题型以及分数分布等,初步了解哪些题是熟悉有把握的、哪些题是不擅长的,大概在心里有个做题时间规划,避免在吃力的试题上纠缠。
3、全神贯注答题
按照通读时的预案合理分配时间和答题顺序,从容应对,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顺利完成。
4、快中有慢
做完一题之后,先暂停5或10秒钟冷静一下头脑,调整思考模式,再做下一道题。这样可以提高做题的准确率和精准度,减少做错,实际上是节省了时间。
5、、绝对不会做的题目,干脆放弃
当遇到一道题做了3-4分钟仍然无从下手先果断放弃,等我们把其他可以争取分数的题目都做了,再回过头来做这类题目。
6、想不出答案时换一种思考方式
有些题目明明感觉懂得做,却一时没能拿下来,不要着急,不妨换一个角度、将题目条件转换一种说法,或许就豁然开朗了。比如考英语科时,需要把“直抒胸臆”译成英文,先把它变成“直接说出来”,就能顺利写出来了。
7、不确定的答案要做对比
有几个似是而非的答案选项,把它们都写下来筛选比较,先排除掉有明显错误的选项,当只剩下两个难以取舍的选项时,再以是否顺眼熟悉作为基准来判断,把握会大一些。
8、不会做的做好记号,先答其他题
遇到无法继续下去的难题,应暂时放弃,先做其他的题目。在题目前做一个记号,如果已经对该题有了一些解题的信息要点和思路、步骤,就写在草稿纸上,等回头再做时,可以节省审题的时间,避免重复思考。
9、突然“短路”莫慌张
平时明明会做的题目,可是突然大脑一片空白,是考场上很常见的情况。此时一定不要慌乱,放松思绪,回忆这道题涉及哪些知识点,对应书本的哪个章节、哪种题型、有哪些解题方法,慢慢地就茅塞顿开了。
10、答题要简明扼要
有些考生答题时惟恐答不全,往往会把许多有关联的答案一股脑地写到卷子上,尤其是文科试题中的论述题、简答题,实则没有必要且浪费时间。答题时只需抓住中心问题,列出要点提纲,以简单准确的语言答题即可。这样既能得高分,又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
11、举棋不定时,坚持第一印象
适用于有几个答案而自己又不能肯定哪个是正确的,或者一知半解的题目。
12、稳扎稳打
遵守“先审题后落笔,先思考后回答”的做题原则。千万不要为了赶时间,在没弄清题意、了解清楚信息以及要求之前就急于下笔;也不要因为觉得以前做过类似的题目,就不加思考草草落笔。欲速则不达,很多失误都是由于急于求成和轻视造成的。
13、检查时要变换思路
采用另外的思路去验证答案。同时,在没有确定之前,不要将原来的答案涂改掉,这样很容易造成失误。
面对考试尤其是高考时,感到紧张、焦虑是很正常的反应,只要我们对此有正确的认识,并科学地加以克服,就能很好地调整考试状态,保证自己的水平得到正常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