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人下午茶
丽人情话
2021年全国高考即将落下帷幕
等待成绩这段时间
家长和考生如何做好心理调适?
本期《丽人情话》我们邀请到了
心理咨询师王莉佳老师
为大家解开心结
1、预估成绩不好,考生焦虑怎么办?
当考生预估考试发挥不理想但尚未发榜时,这段等待是最煎熬的,其实有焦虑是很正常的,这个时候作为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批评孩子,多和孩子多沟通,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当年高考以及人生重要关头或艰难时期的经历,让孩子了解到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高考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不管好与不好,高考都结束了。
2、真的“考砸了”怎么办?
高考成绩没有达到预期,一定会让我们感到巨大的失落和不愉快。遇到这样的情况,考生们首先需要合理宣泄一下自己的情绪。与此同时,不妨慢慢尝试接受既定的事实,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人生,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坚信暂时的挫折和失利对我们而言都是宝贵的财富,只要我们坚定梦想,无论去到怎样的高校、无论是升学还是复读,都可以通过努力在未来重新获得成功。
3、如何为志愿填报做准备?
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来分析考生在专业、职业领域的优劣势,有商有量。完整收集各类专业填报相关资料也很重要。尤需注意,这个环节家长最好不要代劳,让考生自己来完成。填报志愿事关他的人生未来,考生应更有责任意识和担当。
考生们可以用更多“换位思考”,了解父母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期待和期望;家长们也要更多运用同理心,去感知孩子内心的向往和需求。大家可以一起利用网络了解高校及专业的情况,也可以通过参考教育考试院提供的志愿填报提示、一起收看高考志愿填报大直播、向学长学姐交流经验等,广泛收集信息、深入交换意见。
4、让考生放肆玩闹、通宵游戏,合适吗?
适度调整放松,吃喝、玩闹一下没有问题。但过度放松,不仅可能引起生理不适,也可能因“考试紧绷、考后放纵”这样巨大的落差,令考生陷入迷茫的心智状态,反而不利于马上要进行的填报志愿和高校入学。可以让考生自己订立生活、学习计划,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考生和家长都需要知道的心理调节方法
一、考生需要怎么做?
1、规律作息,劳逸结合
长时间的备考及参加高考对身体和心理都有很大消耗,考后考生们需放慢脚步,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劳逸结合,让身心逐步得到放松和修复。
2、接纳结果,调整心态
对考试结果,考生们内心需设立一个合情合理的目标,只要把自己平时成绩发挥出来,就是很好的结果。人生不是一个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考上理想大学并不意味着人生从此一马平川,没有考上大学也不意味着人生从此无路可走。
3、丰富生活,培养兴趣爱好
高考结束迎来了一个长假,可以去做之前想做但还没来得及做的事情,捡起因为备战高考而牺牲的小兴趣、小爱好。如果你还没有兴趣爱好,那么这更是一段不错的寻找和探索的过程。一个人除了学习、工作之外,要多发展一点专门职业以外的兴趣,可以通过社交、娱乐、体育和各种文化活动体验生活的乐趣。
二、家长需要怎么做?
1、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积极疏导
作为考生最为密切的陪伴者,家长应该积极主动地关注孩子的状态。高考是孩子自己必须面对的一场历练,没考好他们自己更难受,家长应更加包容和鼓励,肯定孩子在备考过程中的努力和坚持,言谈举止中告诉孩子,父母是你永远坚强的后盾,无论成败,父母对你的爱永无改变。
2、尊重孩子的选择
家长不要“大包大揽”,也不要当“甩手掌柜”。如果孩子很明确自己的专业,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毕竟未来的路还得靠孩子自己走;如果孩子还不知道如何选择,则要和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多创造机会让孩子接触各个专业,帮助他们逐渐找到感兴趣的、擅长的领域;如果孩子考得不理想,在充分考虑之后选择复读再战,或就业都值得尊重。
3、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孩子在高考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应激反应,比如情绪低落、烦躁、食欲减退、失眠等,一般情况下两周左右能逐渐缓解。如果孩子上述不适持续长时间存在,症状进行性加重,同时出现一些抑郁、疲劳、话少、轻生想法等表现,家长需提高警惕,及时寻求专业的精神心理人员帮助。
4、这些话不要对孩子说
一些负面的、与他人比较的话不要对孩子说,比如:“爸爸妈妈都是名校毕业的,所以你也不能差。”“同样学习,怎么人家隔壁小王那么优秀?”“当初就不该生你!”家长应学习一些沟通表达技巧及倾听技巧,温和理性地进行沟通。
最后
祝所有的考生都能金榜题名!
:云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