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今年高考那道60分的书法题, 搞错了…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公布了,全国新高考II卷的题目是关于书法的。可惜这个题目中“逆锋起笔,藏而不露”这个运笔线路图是错误的,提醒我们书法的基础教育工作还是任重而道远。

笔者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就曾经因为迷信这种“逆锋起笔,回锋收笔”的运笔方法走了弯路。下面结合本人学书经历,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过程:

我初学书法时,接触的第一本字帖是柳溥庆编的《柳体玄秘塔标准习字帖》,这本帖装帧精美,点画清晰漂亮,让小时候的我爱不释手。

只可惜这本书里面画的“运笔路线图”完全错误!

大家看这本字帖的正文第一页,点的写法何其繁琐!用笔尖围着点的边缘画一圈。画个桃子都比它简单。

横的写法也是如此,逆锋回锋,描描画画。

这套字帖几十年来在全国近二十个省市再版和重印,发行量达数千万册,误导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初学者。

当然这套“运笔路线图”也不是柳溥庆的原创,民国时期出版的《书法大成》,里面由马公愚写的正楷基本运笔法示范即是此种用笔方法。

笔者初学书法的时候当然是相信字帖上的这种“运笔路线图”,奉为金科玉律,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半步。

后来偶然自己发现,用切锋入笔的方法写柳体的横更简便,而且横的起笔处形状也和字帖上的一样,有棱有角。尽管如此,因为不是用字帖上的方法写的,总觉得不“正宗”,底气不足。

临帖的时候,遇到横画比较多的字,比如“悲”字,那六个小短横,从理论上来说,都得严格按“逆锋回锋”的方法,一个横一个横的描出来。但这样写确实太麻烦,太琐碎。我就用切锋入笔的简单方法,但心里很惭愧,觉得自己偷了懒似的。

还有更麻烦的,便是垂露竖的收笔。

有的字帖画的“运笔线路图”是从右边描上去,有的字帖是从左边描上去。啊!!!!到底哪种写法才是最正确最正宗的写法?小时候的我,脑袋里全是问号❓

后来看启功先生的《书法概论》,书里有对“逆锋回锋”运笔法的批评,可惜只有寥寥几句话,语焉不详。

再后来看周汝昌先生的《永字八法》,感觉周老虽是红学家,但对书法颇多真知灼见,发前人之所未发,令人耳目一新。比如他对点画“芒角”的看法:

很明显,用切锋直入的方法,笔画有芒角;用逆锋的方法,笔画无芒角。对比图如下:

2014年底,在网上偶然看到了庄天明先生撰写的反对“逆锋回锋法”的一系列文章,感到茅塞顿开。庄先生的那几篇文章彻底从理论上解决了“逆锋回锋法”与“切笔直入法”孰是孰非的问题,拨乱反正,激浊扬清,对我的帮助极大。

几乎同时,我偶然看到山东学者孙井泉先生挥毫写欧体,横画收笔不是回锋描画,而是边行笔边提笔写出,很受启发。

近几年,在网上看了一些王义军老师和梁春老师的文章和视频,才完全解决了不用“逆锋回锋”的方法怎么一气呵成完成笔画起行收的问题。

下面谈谈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逆锋回锋”的方法是一种误读,盖因当时能看到经典书法墨迹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人对着芒角剥蚀笔画囫囵的拓本甚至翻刻本来练字,故尔以为帖上的笔画非得描出来不可。

以柳体的方头点与方头竖为例。如果看到清晰的拓本或墨迹的话,很容易就能看出起笔是切锋入纸而成。

很明显就能看出来,《神策军碑》武字戈钩的起笔部分就是方头点的写法。

《三门记》竖钩的起笔也是和柳体方头竖的起笔相同。

大家看下面那张图片,《三门记》中“一”的写法,起笔收笔锋芒俱在,哪有半点逆锋回锋的痕迹?

有了高清的图片,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我认为,“逆锋回锋法”有三大弊端:

其一,文字就是人类发明出来为自己所用的工具,当然要做到效率尽可能高,成本尽可能低。如果是用“回锋逆锋”的写法,效率会极低,当众挥毫做书法表演倒也罢了,如果是用毛笔写长篇大论的小楷,笔笔逆锋回锋,绝对会苦不堪言。

其二,用“逆锋回锋法”写出来的笔画没有锋芒、棱角、方笔。米芾说过:“老杜作《薛稷慧普寺》诗云:‘’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今有石本得视之,乃是勾勒倒收笔锋,笔笔如蒸饼”。蒸饼二字,至今未见有书论释文给出说明。其实蒸饼就是炊饼就是馒头。米芾说薛稷写的大字,笔画起笔收笔两端像馒头一样,圆乎乎肉嘟嘟的,不精神。

比如王羲之《丧乱帖》中,“顿首丧乱”这几个典型的方笔运笔,用“逆锋回锋法”是肯定写不出来的。

其三,用“逆锋回锋法”写字,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连带就断了,用笔的笔势与气韵就都谈不上了。写一笔描一笔,就像小脚老太太走路。

比如《灵飞经》墨迹中的“获风刀之考”这几个字,如果用“逆锋回锋法”来写,就绝对出不来这种如行云流水般的韵致。

今年高考的出题人选用了这种“逆锋回锋”的图片出题,可见其对书法知之甚少。

另外,高考作文题目里另一张图片,说捺画出锋要“停滞迂回,缓缓出头”。这句话也是外行话,写撇尖捺脚以及钩的出锋和提的收笔等处,都应该瞬间发力,不能犹豫,这样才能收笔后毛笔迅速恢复原状,点画末端也收得更尖。这个问题此处就不详细展开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