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结束了。每年到这时候,就会有一些人引起大家的热议。除了那些成绩特别优秀,自带“学霸”光环的学生,还有那些年年岁岁复读,却岁岁年年依然“扎”在考场的复读者。
复读的考生当中有一些是真的成绩不尽如人意,却矢志要上大学的人,但也有明明考上了好学校,却依旧选择复读的“固执户”,这些人年复一年奔赴在高考的征途中,让人已经看不清到底是为了“理想”,还是只为了“考试”。
复读八年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吴善柳,如今已经从清华大学毕业,在郑州的一所高中教书,他几乎每一年都考上了211大学,甚至有一年还考上了北大,可他都没有去读,就是一门心思考清华。当他从清华大学毕业时,已经三十四岁了。古人说三十而立,可吴善柳的人生仿佛刚刚开始,又仿佛已经写定了结局。
曾经和吴善柳在一所高中复读的唐尚珺,今年已经32岁,曾经考上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等985院校,可是如今的他的身份,却依然是一名等待高考成绩公布的“高考生”。
人民大学的郑也夫教授在其著作中深刻阐述了复读的不利影响:严重削弱青少年的好奇心与创造力。
郑教授写道,孩子的好奇心远胜过成年人,大部分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慢慢失掉自己的好奇心,而好奇心乃是保持人思维活力的重要源泉。
这是人类进化的基因使然,从好奇心强烈的幼年走到好奇心较强的少年,再到好奇心平平的中年,进化为何筛选出这样的基因?强烈的好奇心驱使孩子投入到他所置身的环境当中,了解每个微小的细节,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为更好的生存做准备。
但好奇心是有成本的,因为它导致了更大的投入。当孩子已经适应了环境,继续高强度的精力投入,便是浪费精力。拒绝浪费的办法,就是削弱其好奇心。所以从总体上来说,成人的好奇心要弱于孩子。
曼海姆说,青少年时期,特别是学生们常常有过卷入到一个超越其前途利益的问题中的经历。而当他们度过了这一时期并固定在一个职业以后便扔掉了那种倾向……青春期本身代表着一种智力上的骚动的有力的刺激。
而一个日复一日沉浸在重复知识当中的青年,便早早失去了这种“智力上的刺激”。由此,复读就完成了对青少年好奇心的扼杀。
长期的复习为什么会有如此“奇效”?诺贝尔生物学奖获得者坎贝尔提出一个概念“习惯化”。
习惯化是最简单的学习形式,通过习惯化,动物学会识别无害的刺激,这样做就能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对他们置之不理。习惯化是教动物忽略某种刺激。在持续数分钟的短时习惯化中,感觉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短时敏感化中,感觉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增多。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越复读,越无法走出复读的闭环,表面看是还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但实际上却是他已经习惯于这样的生活,无法跳出“舒适圈”。唐尚珺便是这样的典型。
对无聊进行了许多年研究的肯恩说:“日复一日的,我们让自己感到无聊,让他人感到无聊,因为我们始终只发挥了自己人格潜力的十分之一,而且每次都是同样的十分之一。”
接触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是我们发挥潜力的平台。如果学习的过程不能让我们有所发挥,无聊必将淹没我们。
人越老,重复的东西就越多。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人对人变老这个话题若有所思地说道:“生活也有好的方面,至少在我这个年龄还是这样。但遗憾的是,人们所做的一切都不再是第一次了。”——卡斯特
青少年的学习过程本应该每日接触新内容,所谓平生第一次遭遇的东西。而频繁的复习,就是一再温故,拒绝知新。高三年级这整整一年,“所做的一切都不再是第一次了”,更别提那些一而再再而三选择复读的人,他们明明是青年人,可精神却可能像个老人了。
复习得越多,世界就变得越狭窄,思维的固化就会越严重,以至于最后走不出这个“闭环”,无法去面对真正改变对的真实世界。
复读是强力复习的逻辑归宿。高考的激烈竞争导致了高强度的复习,而弥补竞争失败的手段便是进一步复习和再次参加高考。
不是说复读完全不可取,而是多次复读给社会资源、给自身造成的“机会成本”损失不可取。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尚可,但临考发挥失常,也需要有弥补的机会,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如此,就要适可而止。
笔者觉得复读的次数最多不宜超过三年,古语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超过三年的复习,不论对自己还是对社会资源来说,都是一种浪费。
就如唐尚珺,今年已经是第13次参加高考,32岁的他和18岁的应届生相比,早已没有了优势。就算他今年放弃复读,选择读大学,毕业的时候已经36岁,已经过了人生富有创造力的黄金时光。不论是就业还是成家,前景都堪忧。
他每年考上大学不去读,既浪费了自己的付出与努力,又白白剥夺了其他人的机会。他在无意中影响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人生,还有那个落榜者的人生。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唐尚珺已经32岁,可他依然未立,如果他还沉浸在“复读”这条路上无法自拔,也许他到了五十岁还有可能在“惑”。
因此郑教授寄语年轻学子:少年的眼光应该是放在追求新知,而不是复读死知识上面。
年轻学子不要轻易选择复读,人生的道路既宽且长,如果局限在小小的高考场上,白白蹉跎了光阴,那么回首一生时,面对的也许只是苍白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