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陶勇给医学生的就业建议: 不要指望一次就选对, 为何选错是常态?

在一档“毕业建议访谈”节目开始前,陶勇医生在面对写着“医学生毕业后,应该如何选择城市、医院和科室?”的提问板上,挥笔写下“不要指望一次就选对”的答案,并且他还强调“如果你指望别人替你做出选择,那你一定是不够自信的那个人”。

在一定程度上,陶勇医生给出的“就业建议答案”,更多在于选择的态度,而非是怎么选的问题。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这般带有不确定性的答案却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当一个人不知道怎么选更好的时候,就算有“更好的答案”也并不意味着就是“最好的答案”。

就如陶勇医生的说法“你总会后悔,所以要抛下一个执念,不要指望一次就选得绝对正确”。在这样的语境背后,自然就是人生有无限可能的释出。只可惜在现实主义风头正劲当下,这般坦然不见得会被待见。

所以出现“选择大于努力的号子”也就不足为奇,当然更为让人感到无所适从的是,人们总是在否定过去自己的抉择,以至于在更需要坚守的时刻再次错过最好的时机。从这个层面上讲,“陶勇给医学生的就业建议”其实适用于所有专业的毕业生。

说到底想过多的未来没太多好处,把握当下给自己找一个出口,人生的无限可能才会走向理想主义。因为指望有经验的师长去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终究还是停留在经验之谈,并不能成为必然的好选择。

毕竟对于好选择的前提,不仅只是怎么选择的问题,还包括自身所拥有的条件是否正好匹配。并且很多时候,外部条件是不断在变化的,这种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必然遵循着“当下怎么做的问题”,而非是“未来怎么样的追问”。

要知道绝大多数人都是被动生活着,所以出现“完美人生”的追逐也就不足为奇。可事实上,“完美人生”只是世俗标准,而回到人生的定义上,我们更需要直面的是丰富性。从这个层面来看,“完美人生”更多也只是执念而已,所以我们唯一可掌控的是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然后做自己的主人。

也就是“自我”不再是一个自足的概念,而是一个可以检验的命题。这就如同在密林中取水,在直觉中反省直觉,在变化中确认相对的不变。从根本上讲,建议性的答案更多是幻象的存在,而“自己的方法”才是带有勇气的,不一定要遵守那么多惯例,不一定要听所谓的主流意见,想做的事儿不一定做成,同行的人不一定会掉队。

因此在看待“选择的焦灼”上,就更应该冷却处理为好。就如许子东那句戳心之言:“人生有什么想不通的,到墓地看看。”这番话咋看起来有点杠精的味道,但是当我们把生活的选择和生死的审视放在一起谈论时,可能总会有豁然开朗的瞬间扑面而来。

另外“选错是人生常态”,这主要基于世俗的考量。比如“热门专业”的说法其实就很不靠谱,它本质上过度依赖行业风口,这使得个人努力在行业内部很容易被忽视掉,所以行业内部但凡出现震荡,很容易摧毁一个人之于现实的基本认知。

实际上各行各业都可以出精英,都可以造富已经是无需争辩的事实。但是现实的尴尬在于,多数人始终无法安心地坚守自己的选择,以至于“选择学”反而比“努力学”受到更多追捧。只是对于个人来讲,真正起作用的往往还是努力的部分,而选择的部分多数时候只能归于命运,它本身的秩序感并不存在。

可即便如此,那些兜售成功学的人,还是能收获很多信徒,以至于在毕业季这种兵荒马乱的时节,总会有人渴望“就业建议”可以成为救命稻草。但是用不了多久,他(她)们总还是会幡然醒悟,除却看到被糊弄的一面,也会看到更为残酷的一面。

美国文学批评家埃德蒙·威尔逊22岁时就骄傲而自以为是地说:“我应该干文学这一行。”老实说,一个人能在年轻时就清晰地意识到未来,这确实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可对于很多人来讲,这种幸福却是可遇不可求的。

从这个层面审视陶勇医生的建议答案,可能更有感触。也就是我们既然不能指望一次就选对,那么也就不要对当下的抉择抱有太多的期待。因为对于认真对待当下的人,总会收到不太差的未来,这既是浪漫的说辞,也是现实的逻辑。

就比如我们原以为童年是乏味的,没有太多趣味的,非常希望长大,渴望成年。但是当你真正长大后才发现,那些原初的存在,总是能燃起你人生的火焰。所以即便当下的努力和坚持是乏味的、孤独的,但是总有一天它会被全数显现出来,成为人生最算数的组成部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