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高考是唯一的出路吗?

据统计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近1078万,迎来了这场可以改变命运的考试。创历史新高,意味着我国高考报名人数在2019年、2020年、2021年连续三年过千万人,这也是我国高考历史上“第二次”连续三年过千万,而且势头比“第一次”更强劲。那么高考到底是不是以后唯一的生存出路呢?很多人观点不一。

韩寒高中回家写小说,成了80后杰出代表;李嘉诚辍学创业,供弟弟妹妹上学,成为亚洲首富;成龙没上过初中,拜师学武也打进了好莱坞。高考似乎也没有很重要,再看看现在的网红:张大仙直播一小时净赚几千块,冯提莫唱个歌能收到千万元的礼物,薇娅、李佳琪带货年收入近2亿元。长的好看、会唱歌、会跳舞、会聊天、会打游戏等…好像有个一技之长就能成为网红了,和学历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是我们忽略了一点,一个很重要的逻辑,幸存者偏差。当我们听取信息的渠道仅来源于幸存者的时候,这样的信息就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巨大偏差,因为未幸存者已无法发声,人们只看到了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的关键信息,我们只关注到了成功人的名字,所以产生一种错觉,就是自己即使不通过高考,也可以同样走向非常成功的道路,如果被人津津乐道的低学历富豪和爆火的网红成了你为高考找到的退路和借口,那一定是一个认知的偏差。

我们也可以毫不费力的举一些反例,搜狐创始人张朝阳毕业于清华大学,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毕业于北京大学,汽车之家总裁秦致毕业于清华大学等….所以这些本质上都是偏差认知。只能说明不一定所有成功都来源于知名高校,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高考仍然很重要,高考是我们第一次拥有跨阶的机会。比如路边卖小吃的老板开起了饭店,租房住的人变成了可以自己买房的人,小公司的职员经过努力变成了大公司的总监,或多或少这就是越阶。

高考之后上了名牌大学的,比如985、211等,上了哪怕最基础的本科的这些人,就已经跨进了那个门槛,相比于更多上不了本科的专科院校的人已经拥有了更多向下兼容的能力,有了更多的选择权,而那些没有跨进来的人,想要再一次跟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就会变得更加艰难。

但是高考的价值不应该等同于以后能不能赚到很多钱,考生们选择院校和专业也不应该以好不好就业或能不能赚钱为导向,我们所处的时代变化太快,比如现在的新媒体运营、直播运营等这么火爆,但是在几年前根本没有这个工种。

我们要让孩子学习的不是解题的结果,而是觉得题很难的时候依然拥有去克服它的勇气和决心,我们要让孩子在迷茫的时候,能够发现自己的心之所向,要让他知道自己的个人趣味是什么,让他找到逃离的个人空间,这样才能防止轨道偏差、价值观偏差,才能发挥更多的潜力,才能让孩子渐渐认清世界的真相后,还能热情的生活。教育的终点不是高考,而是人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