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清华博士后吴芸:一个“非典型学霸”的逆袭

“我觉得自己可能不够典型,因为我没有多少传奇经历和励志故事。”

“我不是学霸,走到今天或许是因为因缘际会。”

“因缘际会”是吴芸谈到最多的词。比起“高考状元”、“高分学霸”,吴芸没有那么多耀眼的光环,她的经历很“普通”:2009年,吴芸结束中加国内课程,离开三原前往加拿大继续高中学习,后来到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攻读心理学,一路读到博士;2021年,她入选清华大学的水木学者计划,成为了清华大学的一名博士后研究员。

普通中的“不普通”,是吴芸从三原外国语学校到清华大学,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了很多年。其中的“因缘际会”,是漫长的积累,是持之以恒的努力,是面对选择的不忘初心,最终她实现了人生长跑的“弯道超车”,实现了一个“非典型学霸”的逆袭。

从三原到清华: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吴芸是三原外国语学校2009届中加班的学生,当时成绩不算拔尖,原本准备留学加拿大,结果“阴差阳错”来到了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

“我人生中的很多转折都是这样,并没有按照预期发展。”吴芸说。

因为对人类的心理现象感兴趣,她选择了心理学专业,但对于即将面临的留学挑战却一无所知。“本科我学的非常艰难,当时的心理科学专业并没有和我背景相同的同学,而且当年的信息也没有现在容易获取,很多时候只有靠自己硬学。”吴芸回忆,即使自己通过了学校的雅思要求,读文献、写论文也需要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

好不容易熬到本科毕业,吴芸得知“大约只有专业前15%的学生能有机会能进入第四年的学习”,“当时我有些灰心,没想到却还是考上了澳大利亚心理学会认证的研究生文凭课程。”她意识到,自己还是有希望成为一名心理医生的,在这一年格外奋发努力。等到拿到研究生文凭,却发现自己因为缺乏临床实践的经验,只能在继续进修临床心理学硕士的道路上止步。

“考虑到以后求职的问题,我向商科类的专业提交了硕士入学申请,但这时候,我的研究生导师问出那个改变我人生轨迹的问题——‘HaveyoueverconsideredaPhD?’。读博做研究,这是吴芸从没想过的,但这能使她继续进修自己热爱的心理学专业,并从事心理学相关的工作。于是她联系上了研究心理学的博导,踏上了博士候选人的旅程。博士毕业后来到清华,继续从事研究工作。

求学所感所思:

“活在当下”不惧未来

回首过去的求学经历,吴芸感慨颇多,她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活在当下”。

“未来总是会有很多变化,会有很多不期而遇。”吴芸认为,“我们能做的,就是认真做好当下的事情,扮演好当下的角色。”

她在博士学习期间,曾经担任过助教、学生代表、宿舍顾问、研究导师等职务,还曾参加过创业大赛,开过公司,这些都成为了吴芸弥足珍贵的成长经历。“学术研究有时候是枯燥的,但在这些不同的角色中探索自己,让我的博士学习和生活充满了乐趣,也帮助我更好的找到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东西。”

现在的吴芸已经不再看重“输赢”,因为她已经在探索不同角色中明白了成长的意义,在心理学研究的过程中达成了与自己的和解。

“不必惧怕未来,一次考不好并不意味着‘满盘皆输’,人生还有很多种可能。”这些话她也想送给高考学子,“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管同学们现在在做什么,进入大学或是开始工作,都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未来负责。”

回忆校园生活:

收获一生的挚友

回到最初的起点,吴芸的青春里,对三原外国语学校有着不可磨灭的回忆。

“我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在三原度过的,在我记忆里,三原是一所‘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即使学习紧张,学校仍然会尽量安排同学们的课外活动,例如,外出参观植物园……这些都成为了吴芸难忘的回忆。

如今,吴芸已经从三原毕业多年。母校的记忆虽然远去,但母校的影响却深入骨髓。“我初中学时成绩中等,并不是一个学霸,但那时候身边却不乏“前几名”的学霸榜样”吴芸谈到。

尽管许多记忆已经模糊不清,但她仍然记得三原生活中的种种快乐,“高中的老师们都挺可爱的,个性鲜明,也很有亲和力。”班主任MissLiu、数学老师“陈婆婆”……吴芸如数家珍,最重要的是,她在三原结交到了一生的挚友。“我初中、高中的好朋友,现在都还经常联系。即使分隔两地,但她们始终都是我最重要的老朋友”吴芸说。

关于未来,吴芸暂时没有明确的计划和打算,只是希望自己“踏实工作,顺利出站。”吴芸笑着说。在她看来,“活在当下”便是最好的安排。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