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新高考的考察方向是什么? 新高考变难, 是大学教授对高中老师的“降维打击”。

也许很多人没有注意到,高考制度已经逐渐开始改革,并进行了许多新的尝试。比如外语学习不再局限于英语,很多地区可以自由选择日语、德语等其他小语种。

文理分野被打破,学生可以选择几门自己喜欢的科目在辅修课上考试。连英语都启动了两考制,从两次考试中可以选出分数最高的一次。系统中的这些变化听起来都对学生非常有益。

但是所有参加高考的同学都抱怨说,新高考之后,考题难度变大了很多,很多人对此义愤填膺。他们没有理解高考题难度的意义,仿佛是出题人在故意为难学生。

其实,这并不是出题老师的恶意,而是高中老师与大学教授之间,对知识有着较大的理解偏差。

许多高中教师和大学教授参加了一次培训。这些老师在讨论高考难度的时候意见不一。

大学老师说,不管什么时候,他都觉得高考题不难,不值得热烈讨论。但是高中老师觉得,大学老师讲解问题太复杂,这些题目对学生来说真的很难。

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如果高考过的同学觉得题目太难,那就证明你离大学教授水平还差一个高中老师的距离。

新高考题目的难度,就是要逐步缩短这个差距,让学生尽可能靠拢大学专业知识。但是这种出题方式对高中老师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降维打击。因为新高考的题目,更看重的不是学生是否死记硬背,而是题目是否有新意。

只有通过这种方式选择出来的人才是真正的功能型人才,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利用现有的知识灵活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而不是那些死记硬背模板的学生,他们只会按照既定的流程工作。如果某个环节发生变化,他们会不知所措。

题目的新颖性主要体现在试题上。现在的高考题大多不是单选题,而是会结合生活中的常见情况。很多题目在生活或学习中是很常见的,这样的题目在基于理论知识的试卷中几乎不会出现。

对于那些基础知识掌握薄弱,只知道按照某种类型的解题思路进行学习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当他们在高考考场上遇到这样的情景题目时,都觉得题材太新颖,题目难度太大。

而且高中生学到的知识大部分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老师教的一样。如果老师不教他们更方便更熟练的解决方法,他们只能用更费时更笨拙的解决方法去思考。

而高考试卷的出题人们大多是大学教授,对各种知识已经了如指掌,能够很好的应用。所以我们不会用某个死方法来解决问题,而是会更加灵活,模拟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情况。

所以高中老师很难有话语权,很难轻易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只能按照大学老师的期望成为更有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大多数高中教师都支持高考新题型的改革。

现在高中生普遍觉得高考题目太难,主要是现实造成的。首先,教育高中生的老师也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的。虽然他们在成为教师之前也经历过考试和考察,但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他们仍然使用他们在应试教育中学到的知识。

很少有人统一为这些老师安排教学,告诉他们怎么教学生。大多数老师只把过去的学习经验传授给学生。这就是为什么不同地区不同老师教的学生在面对同一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完全不同。

面对许多新问题,这些老师拿不定主意。在尝试过高考之后,很多老师都说他们很难处理这样的问题。有些同学也在上学期间经历过这样的情况:老师偶然看错了一道题目的答案,却仍然能够按照错误的思路,将这道题解释得天衣无缝。

因为高中老师更注重教育能力,只要能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传授给学生,就已经取得了成功。而大学教师更注重个人素质思维。仅仅掌握基础知识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够整合所学的全部知识,达到大学老师的要求。

然而,这就是问题的矛盾之处。新高考的考察方向要求学生掌握各种知识,理解课本上没有的课外知识。但是大部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刷题或者复习基础知识,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了解与考试无关的内容。

因此,有必要对过于强调应试教育的高考进行素质教育改革。刷题只能提高学生对某类考试的答题技巧,并不能真正增加知识储备,也不能提高知识素养。只有真正全面发展,才能收获社会需要的新人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