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想成为厉害的人, 你必须学会掌握有效思考和学习的方式

思考对于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那什么是“思考”呢?

根据字典对思考的解释,所谓思考,就是理解力的发挥、运用心智和头脑以产生想法、判断或是意见的行为。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说明正确的思考,可以增强我们的理解能力,并有助于因理解而强化自身的记忆力,从而让我们摆脱学习带来的迷茫。

在我们学习的过程当中,思考会对我们的“心智”产生两个作用:

1,创造疑问;

还记得小时候无论我们看到什么事物,都是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吗?好奇心是激发思考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学习的时候,带着问题寻找答案,就会刺激我们进行思考了。

2,试错检验;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去解决一个问题,用了某一种方法,却没有效果。然而这个错误的方法被排除后,你却因此而找到一个正确的解决方案。

这种试错式的思考,也是一种提高我们思维能力的有用方式。

思考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将考量、推敲和整合信息等行为综合运用起来。这个过程,正是锻炼心智的所需,俗话说:“动脑越多越灵光”。

而对学习有直接影响的思考工具或方法大概有下面这些:

逻辑思考

论证思考

问题分析与解决

分析思考

通过对接收到的事实、信息、意见或观点进行分析,运用逻辑思考的方式,对其进行论证思考,最后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这就是学习型思考的基本流程。

那要怎么给自己培养出有效的思考方式,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呢?

区分逻辑思考与情感思考的区别

你有没有试过,在看到一篇文章或者某个新闻之后,忽然产生一种强烈的情绪,然后以此得出某个结论呢?

这是一种情感性质的思考,某程度上这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然而,我们需要懂得区分逻辑思考和情感思考之间的区别,才能够更好地辨别自己当前的思考,到底是不是合理和有必要的。

在如今信息铺天盖地的年代,除了用阅读、聆听、记忆、联想等方式去学习之外,我们还需要全面整合它们,才能够打通自己思考的“任督二脉”。

而判断信息、过滤、浓缩以及应用信息,就成为了其中最重要的思考技能。

问题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很容易接受某些信息传递出来的思想,而这些思想,可能隐藏在作者的行文当中,或者暗藏在字里行间,我们很难察觉,只有被动接收,最终产生相应的情感判断。

例如A=B,B=C,那么A是否等于C呢?就基本的逻辑而言,答案是肯定的。好比A是老虎,B是哺乳类,C是动物,那么这个等式就成立,反之就是不成立。

从逻辑的角度去分析,我们稍微思考就能够找到答案。

但如果我们是受到“情感思考”的支配,就会很容易导致我们落入一些似是而非的误导,造成错误的决定。

例如下面两个例子,就是这样。

Emily在购买服装上的花费,比Nancy的多出三倍,由此可以看得出,Emily比Nancy更加美丽动人。

小刘在暴乱发生的地方,被示威者攻击了,明知道有危险还去那些地方,他肯定是想去“蹭热度”而被打了。

第一例子,是利用所谓“数据调查”的方式,导出似是而非的结论。因为购买服装的花费,并不等于她就比其他女生更加美丽动人。

而第二个例子,就是根据当下情景发生的事,以偏概全地得出结论。因为出现在发生暴乱的地方,不一定是想去“蹭热度”,也可能是要工作而路过。

这些例子,我们乍听之下,会觉得很有道理,但其实深入思考,往往都经不起推敲。然而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经常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通过“情感思考”而轻率地作出判断。

当我们要从信息的海洋当中进行学习时,我们就需要养成一种更加有效的思考方式,去取代这种“感性型思维”。

以免自己接收了错误的信息,从而导致自己浪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和金钱。

培养有效思考的习惯

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思考方式。

一旦我们养成了这种思考方式,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就会自动的进入相应的思考模式。

你到底是通过“逻辑思考”去处理问题,还是通过“情感思考”去处理问题,这对于我们会得到什么结果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一个好的思考者,从来不会单凭直觉就去评判任何事情,因为他会习惯性地运用“逻辑型思考”对问题进行分析,同时识别问题欠缺的地方,对负面的结果有一个敏感的预期,还可以通过不断完善和提炼自已的想法来处理问题。

比如看文章。

一般人的阅读习惯,就是快速看完一篇文章,然后得出“说得有道理”或者“又学到了新知识”的感觉。但第二天,文章的内容几乎忘记一大半了。

这种阅读方式,并不会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

但是一个具备良好思考习惯的人,是怎么看文章的呢?他自动就会在大脑形成几个问题:

这篇文章的论题是什么?(也就是作者想表达什么观点。)

他通过什么方式去阐释这个论题(这些方式是否具有普遍合理性?)

文章给出的论据大概有哪些?(了解作者通过什么事进行推断)

这些资讯的来源,是否真实可靠?(这些推断是否建立在真实的信息上面)

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弄清楚文章的论点,以及思考作者得出来的结论,在文章中是否给出足够的理由去支撑,论点和论据之间是否存在必然性的逻辑关系?

有了这些思考,他最后才会接受作者的传递出来的信息。

不管是文章还是别人的言论,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信息输入“,如果有人想告诉我们这件事是正确的,或者某件事我们不该去做,这个人却没有给他的结论提供相应的观点、证据和事例来支撑,那这就称不上是结论,仅仅是他个人的一种观点。

同样,如果一篇文章的整体结构是完整的,那我们最后要做的,就是去分辩他支撑结论的所有观点和例证是否足以说服我们,然后再决定我们该不该接受他的结论。

这才是处理信息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种思考习惯,对于我们学习深度、理解能力以及阅读水平都会提高到一个更有效的层次。

因为研究表明,大量有效率的思考还会带来很多其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极强的心理素质,而更多良好的行为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还会激发人们更多的思考力。

正所谓“认知水平决定你的行为水平”。

当你能够养成这种思考习惯,你就不会再以以前那种方式去处理所接触到的信息,诸如那些无病呻呤的文章,或者漏洞百出矫情做作的电视剧,未加证实的新闻等,你都会有意识地过滤,而不是被动接收。

通过训练自己的思考力,你看待问题时就能够做到快、准、狠,你的认知思维和理解能力,也会比一般人高。

运用有效思考进行学习

当你养成有效思考的习惯之后,你就可以运用这种技能去学习知识了。

想要把我们看到、接触到的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或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必须在有效思考的基础上,懂得如何进行有效学习。

也就是说,在如今的年代,学习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去运用知识。至于怎么运用,这就需要结合思考了。

一般来说,有效学习,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就是你要懂得找到需要学习的关键知识,然后以此建立框架,去填充并运用知识。

只要你把这两个地方做好,你就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了。

技巧一,找到关键的知识去学习;

什么是“关键知识”?就是跟我们的目标,契合度非常高的知识。

例如你想提高自己的口才能力,让表达变得更流利,那么那些能够提高口齿流利程度,提升思维敏捷程度的知识,就是属于“关键知识”。

至于怎么提高幽默口才,怎么组织语言,怎么构建表达,就是”次要知识“,这些知识,并不是解决“让表达更流利”这个目的的。

所以,当你在学习之前,你需要通过相关的思考去寻找答案:

1,有哪些信息,是跟你设立的目标有密切关联?

2,接触到的这个知识,最能解决哪个实际问题?

通过类似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筛选学习知识的范围,找到学习的“关键知识”。

只有找到“关健知识”并持之学习,我们才能够通过它们强化自己的认知思维,掌握到提高自我能力的渠道。

当然,“关键知识”很重要,但同样也不要忽略“辅助知识”。所谓“辅助知识”,就是那些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核心关键知识的内容。

如果说“大声朗读”是能够让我们口才变得更为流利的“关键知识”,那么“大量阅读”,就是让口才变得流利的“辅助知识”。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量阅读”,就是让我们口才变得更有深度“关键知识”。

所以当我们面对不同的知识时,一定要根据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有效区分“关键知识”和“辅助知识”,从而针对性地去学习。

最重要的是,这个“关键知识”,能够帮你解决到一个实际的问题,而非泛泛之谈;即便书中没有明说,你设立的学习目标,也能够有一个检验的行动步骤。

技巧二,根据知识框架填充缺失的知识;

学会了一个知识点之后,你对于某个领域的认知,还是不够系统的。

只有当你把学到的各种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体系,你才真正掌握到那个领域。

所以,我们的学习,一定要有一个整体的框架,根据这个框架学习不同的知识点,让它们连接成知识体系。

但怎么搭建或者找到这个框架呢?这个流程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根据学习的目标,搜集相关的知识。

想一想,当前的你,缺失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呢?

你的口才不好,无法提高销售业绩,还是你写作能力不好,想提高你的写作技能,你首先要懂得这个领域,都包括“哪些知识”。

如果你不知道学习的这个领域包括哪些知识,你就无法找到核心知识,构建你的应用学习目标了。

而看一本与销售或者写作有关的概论类的书籍,是比较好的方法。

第二:根据领域的知识分布,构建学习的方向。

当你知道某个领域大概是有什么知识组成,接下来你就可以构建学习的方向了。

因为即便是学习销售,也有不同的方面,门面销售,网络销售,销售推广等等,都会应用不同的知识。

所以当你找到关键的知识后,根据自己设立的应用目标,构建学习方向。例如哪些知识要优先掌握,哪些技能可以稍微了解,都能够塑造出你的能力模型。

第三:根据学习方向,找到并运用关键知识。

现在你已经知道这个领域是由哪些知识组成,也有了自己的学习方面,那么最后一步,就是找到关键知识,将其转化为自身能力了。

怎么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呢?

如前文所说,需要搭建一个具体的应用目标,然而针对这个应用目标,构建一个行动的检验系统。

例如你学习销售,关键知识都包括“拜访客户——销售转化——售后跟进——问题处理”这些,你有了具体的学习方向。

那么“拜访客户”,构建行动的检验系统,就是理解客户的需求,然后懂得发起谈话,对客户进行说服,这些都可以从现实生活找到检验的渠道,包括“你请女朋友看电影”这种事情,你也可以运用你的“销售能力”去约对方出来。

当你懂得如何掌握这些关键性知识,并在实际工作当中运用出来,根据反馈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改善,那么这些知识最终会变成你的能力了。

结合有效思考的学习方式,你才能够在这个竞争如此大的年代,做到脱颖而出。

小编抛砖引玉,下面给大家推荐几本关于学习的书,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链接:

内容简介: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三岁看大,五岁看老”

这样的俗语暗示,我们的人格和思维模式如同被模具定了型,难以改变。

但是,这些长期以来的惯性思维方式在你的大脑中形成了一个个顽固的封闭循环,一直自动将你引向不理性行为和消极情绪,阻碍目标的达成和问题的解决,影响你的工作和生活。

你发现自己很讨厌一个同事,容易和他起争执,但不能理解这是为什么。你对他的负面情绪影响了工作沟通。通过反省和思考,你意识到,这种厌恶是因为他的长相很像多年之前欺负你的同学。因此你有意识地调整了对这个同事的看法:“他其实是个不错的人,我对他的讨厌情绪,与他本人无关。”从此他再也不会引起你的愤怒和厌恶了。你的工作也可以顺利推进了。

这种对自己思维的反省和思考,其实是在使用“元认知”。这是人类独有的能力,它帮助你从问题中抽离出来,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重新审视事件本身,问题往往会迎刃而解。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每个人的元认知能力也是不同的,这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人际关系、工作成绩等重要的人生要素。通过本书中提供的心理学知识和自助技巧,你可以获得高水平的元认知能力,从而更有效地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实现人生目标,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你是否学习效率不高、缺乏创造力,不知道怎么改进自己的学习和思维方式?

你是否一直工作辛苦又成绩平平,不清楚自己的工作方式出了什么问题?

你是否经常和配偶为了琐事吵架,不理解你们之间的沟通哪里出了毛病?

你是否总是被他人或小事惹恼,不明白如何才能摆脱负面情绪,从容面对一切?

《混合式学习》

内容简介:在美国,已经有数千所学校摒弃了工厂式的集中教育,采用混合式学习进行个性化教学。目前混合式学习已经成为教育创新的热词,它整合了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的双重体验,让教师能够因材施教,对学生实行分级教学,或远程开课。

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其获取知识的途径和速度远远超出传统模式,教育者与学生家长应如何应对这些改变,本书将提供系统化的方法和指南。

《移动学习》

内容简介:《移动学习》为研发、评估和集成有效的移动学习教学法提供了基于研究的基础。21世纪的学生,需要掌握21世纪的技术,而移动设备为教育孩子们提供了新的有效方式。但新技术同样带来了新挑战,因此,本书全面地介绍移动学习,综合了相关的理论,并且为研发者、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切合实际的结论。移动设备创造了种种机会,使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更具互动性,以及随时随地可以学习,既在传统的课堂环境之中,也在非正式的学习环境之中,因为移动设备能以笔记本电脑、个人电脑等无法做到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便利。本书从理论上升到实践,探讨了移动设备可以怎样与它们的前身相区别,为研发者、教师和家长提出了一个投资于技术的理由,并阐述了在教育幼儿园到12 年级的学生时怎样做到创新、兴奋和有效的各种方法。如果你是学校管理者、教师、App研发人员或者家长,本书提供了对教育学理论以及移动学习的探讨,这些探讨既以理论为基础,又得到过很好的研究,此外,本书为你制订移动学习策略提供了实用的建议。

内容简介:知乎大神采铜带来自己的全新力作——《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知乎604939个赞同认证的惊喜之作!豆瓣9.4分高分推荐!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更有效的提升自我的方法:只使用非常小的力量,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便是精进。

作者从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成功七个方面一一规划精进路径,只要依循书中的方法反复磨练,便可以日益精进,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找到实现自我的那条成功之道。

《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

内容简介:《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一书指出,当下大数据正悄悄影响到教育体系的每个层面,对于全世界的学习与教育活动,都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大数据领域公认权威、百万级超级畅销书《大数据时代》作者、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迈尔-舍恩伯格教授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最前沿的理念——大数据将如何改变教育。

他举出MOOC、可汗学院、多邻国语言学习网站等案例,告诉我们,蓬勃发展的在线教育领域产生了大数据,教育不只是“你讲我听”、考试评分或是选修科目更多而已。

历史上首次,我们拥有了强大、具有实证效果的工具,能够空前的看到学习的过程,破解过去不可能发现的重重学习阻碍,让教育可以实现“私人定制”,改善学习的成效。

教师的工作不但不会被网络视频所代替,还会变得更高效,更有趣,学校和政府部门也能用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

在这一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全新的教育时代正在到来!

点“在看",为自己加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