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比人和狗之间的差距都大,这种把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拉大的人,被称为“天才”。在古今历史上,能够称得上天才的人数不胜数,但是今天我们所要说的这个人,却并不是古代人,而是现代人。
他被誉为和比尔盖茨同类型的人物,却因为没有比尔盖茨的商业头脑。他是个三次被世界名校录取的优秀人才,却因为无法适应学术环境而屡次主动退学的王垠,当年还是名震计算机学术界的计算机天才。
初露头角
小时候的王垠和我们并没有差别,由于年代的原因,王垠小时候也喜欢做一些与学习毫不相干的事,例如坐在家门口的空地上看蚂蚁、玩泥巴,甚至于为了亲眼看一看“蚁后”,他也曾想到过用“水淹金光洞”的办法。
直到有一天,王垠的母亲指着一张照片里的人对王垠说道:“这个人是爸爸的学生,他考上了清华大学,是大家的骄傲。”年幼的王垠还不了解什么叫做清华大学,但他母亲说话时的骄傲之色,却让王垠的心底也诞生出了一个考上清华的念头。
这可不是凭空幻想,王垠从小学习就很不错,只要他能够将学习的成绩一直保持下去,通过高考考进清华,对王垠来说并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事实也正是如此,进了高中的王垠成绩在班上依旧名列前茅,在老师们的眼中,王垠能够考上清华大学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
直到课程进度走到高中二年级,王垠的母亲把一套往届的高考试卷放到了王垠面前,想探探王垠的底。不负众望,王垠顺利地考出了一个能够上清华大学的成绩。
可一个人的成绩好不代表着一群人的成绩都好,随着课程的进度一点一点地推进,王垠每天要写的试卷也一点点的变多。这对王垠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于是王垠开始想方设法的逃避,心思逐渐从学习上,转移到了推脱上课上面。
但是王垠的逃避行为在其它人看来,却是不正常的。从老师第一次开口叫他沉下心来学习的时候,家人、老师们对他的劝导和安慰就成为了王垠肩膀上的负担。也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之下,高考开始了。
不出意料,王垠在高考中发挥失常,不仅总成绩要比清华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低上好几分,就连报志愿时填报的第二志愿也因为招录人数已满的原因没有录取他。一夕之间,原本被赋予厚望的王垠被现实打落了谷底。
时代之势
好在王垠本身的优秀足够让其他大学心动,出于对人才的看中,四川大学的计算机系录取了他。可四川大学的计算机专业能力显然比不上已经和世界接轨的清华大学,当全世界的计算机语言已经逐步转向C++的时候,四川大学的计算机教材上还是以Pascal(帕斯卡)类结构化编程语言。
这一差距令心想学好计算机的王垠产生了危机感,为了能够找到一条“出路”,王垠把目光集中在了以Unix为基础发展起来的Linux开源系统。
所谓的开源系统是指完全开放源代码、不具备个人版权、以将技术用户集中到统一“社区”的编程系统。接触到Linux系统的王垠一下子抛弃了落后的Pascal这一结构化编程语言,即使计算机的专业课程依旧是以学习Pascal为主,但王垠却从不去上课。可就算是这样,对逐步掌握了Linux系统的王垠来说,让他去做以Pascal程序来出的题简直就像是就是让一个高中生去写初中的试卷,拿个八九十分简直是不要太轻松。
对Linux系统的学习也让早高中时期饱受“折磨”的王垠重新有了信心,当年那个因高考失利而被掩埋起来的“清华梦”重新绽放出了光彩。
在大四那年,王垠从学校方面了解到清华大学在对全国各大本科院校开放了一种只需要面试就可以被录取的“硕博连读”课程,而且整个“硕博连读”的时间长度只需五年。于是,王垠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一次面试的机会。毫无意外,王垠的面试顺利通过,等到四川大学的本科课程结束,令王垠梦寐以求的“清华之旅”开始了。
大学梦破
清华大学,对我们这些平凡的人来说,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顶峰院校了,但对于王垠来说,清华大学的教学环境还是令王垠从内心感受到了难以理解的“不适感”。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从王垠这个人的性格来看,连高中时期的高压模式都无法接受的王垠,对于注重学术环境和学生自主性的清华大学来说,肯定是无法接受得了的。
于是,勉强在清华大学取得了硕士学历之后,王垠对于学习压力的惰怠逐渐取代了他在计算机课程上的进取之心,王垠也渐渐变得不再那么“抗压”,而对只注重个人能力培养的清华大学来说,王垠就渐渐成为了一个“异类”。身为“异类”,自然也就再难在学校中继续下去。二零零五年九月,面对着清华大学计算机学院的老师和教授们,王垠脸色平淡,在经过一番“不算平和”的交流之后,王垠离开了清华大学。
但他没有放弃自己在计算机行业的追求,先是通过竞聘的方式进入了老美的“常青藤名校”康奈尔大学计算机学院,接着,又进入了印第安纳大学的伯明顿分校学习。可即使是老美的“常青藤”名校,也依旧不能令王垠感到满意,甚至于因为不满,王垠还发表了“西方所谓的批判性思考不过是一个笑话”之类的言论。可以说在这个时候的王垠,已然因为对知识的渴求而陷入了“癫狂”。
结语
在从三个世界名校退学之后,王垠曾在他发表过“自己的博士生涯”已经结束的话语。从他后面的人生经历来看,确实也像他所说的那样,已经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被某大公司封杀后,现在很少看到了他的身影,让人唏嘘。
也许,这正如一本书里描述的那样,天才和疯子之间仅有着的那一线差距。在王垠这样对知识无比渴求的人面前,别人总是那么的脆弱。
“计算机天才”王垠,从清华退学后,现状令人唏嘘
他是比肩比尔盖茨的“电脑天才”,3次从名校退学,只为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