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北大知名教授,因“副业”年入6000万,被同事“揭短”水平不如大学生,饱受舆论压力的他,最终选择辞职,走上一条为普通人讲授经济学的道路。
这位教授名叫薛兆丰,在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又进入美国西北大学继续进修,最终成为博士后研究员。
本在梅森大学就职的他,2010年受北京大学邀请回国,到北京大学国发院担任经济学教授。
在北大任教的几年里,他因讲课方式的特殊性,深受学生的欢迎。大家对他的评价是:最不摆谱的一位经济学教授。
甚至有学生私下爆料,他称呼薛教授为经济学家,他会谦虚地说:我还担不上经济学家的名号,最多算是经济学学者。
薛教授有多优秀呢?或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不仅深受学生喜爱,还吸引了一批有名的公众人士。
2017年,得到创始人罗振宇,三番五次邀请薛教授加入得到,通过网络为更多经济学爱好者讲课。然而,薛教授每次都以自己“北大教授”的身份不适合搞副业为由给拒绝了。
但罗振宇像是认定了他一般,即便被拒绝,他仍然坚持不懈地苦劝薛兆丰。最后,两人达成一致意见,先分享几节课看看效果,权当是朋友之间的情义。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课程开始不到三个月时间,订阅用户就超过10万人。半年后,《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价值超过6000万。时至今日,订阅人数已超过50万,课程价值上亿。
随着付费人数的增加,薛兆丰在学校受欢迎程度就越高,即便在学校内,也有人称他为“网红经济学教授”。然而,接踵而至的还有同行对他的指责。
随着薛兆丰在网络上人气的增加,有同行提出质疑:他讲的经济学,不过是一些入门级的知识,也就只能忽悠一些经济学小白,讲课水平不如大学生。
一边是求知欲满满的网络“学生”,一边是同行对自己的质疑,薛兆丰一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到底是丢下副业,回归正常的教学生活,还是继续在网上为更多人讲经济学,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他。
最终,他选择辞职,为更多普通人讲解经济学知识,也希望普罗大众用经济学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
都说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薛兆丰在学校深受学生喜爱,出学校之后,又收获了一大票粉丝,大家都因他的博学和见识而路转粉,原因是他在《奇葩说》中担任导师时的每一次精彩发言。
在一次节目中,有人提问: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大家都在为善恶争论不休的时候,薛兆丰却从经济学的角度,给出了一个令人叹服的答案。
他说:每个人都有天使的一面,也有魔鬼的一面,就看你用哪一面去接近他。很多事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人性也一样。
小时候我们都在为人性是善是恶而争辩,直到学了经济学之后,我才知道回答这个问题的适当角度。
经济学中说:总量、平均量、存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边际量。人性是善是恶,这是一个存量和总量的概念,我们讨论这个没有意义,讨论边际量才有意义。
什么是边际量呢?边际就是新增带来的新增,意思是:如果你鼓励他多一点,人会朝善的部分多走多少;如果诱惑大一点,人会朝着恶的方向多走多少,这就是我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也是一个发展的角度。
边际的概念,是经济学最核心的概念,从这个角度去看人性,很多人会认为:你是谁决定了你将来会做什么,实际上刚好相反,你决定做什么、做了什么,反过来才能定义你是谁。所以,人性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
经济学家表示:人性可以被发现,也可以被鞭策,谁来鞭策谁呢?
薛教授举了一个自己读博时的例子,他的系主任是一位经济学家,他最讨厌上课时有手机响。于是,他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宣布了一条纪律:上课的时候,谁的手机响,坐在他旁边的那个人,就要被扣分,这就是一种连坐制度。
然而,经济学家为什么要搞连坐制度呢?因为越是接近你的人,就越是了解你,也是最能督促你的人,更是那个知道你隐形和隐藏信息的人,他们是最适合来鞭策你的人。
对于薛教授的回答,大家一开始听得云里雾里,经过短暂思索后,现场爆出雷鸣般的掌声,纷纷被薛教授的见解所震撼。
你以为他只会讲高大上的经济学理论吗?等你了解他之后你会发现,他的授课方式,都是用简单易懂接地气方法,来为大家传播经济学。
为了帮助更多人了解经济学,他又将付费的网络课程,整理成书籍《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书中浓缩了付费课程的知识点,又引用了不少经典的经济学案例,是一本非常不错的经济学入门书籍。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这本书中,包含了“产权、合作、货币、稀缺、投资与回报”等许多经济学方面的专业词汇。这些看似专业又枯燥的理论,都被他改编成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人人都能通过书本体验和触摸经济学。
用薛教授的话来说:用经济学思维,去理解某一现象背后的真实逻辑,做一个复杂世界中的明白人。
总之,这本《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是一本值得反复咀嚼、回味的有趣的经济学指南书籍,读懂它或许能让生活中的我们,变得更加理性和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