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高校取消事业编, 不代表大学老师铁饭碗不存在, 难怪梅桢也想入行

导语:工作虽不是人生的全部,却往往占用了一个人生命中的大部分有效时间。学生们之所以勤奋读书、考取名校,现实地讲也是为了毕业后能更好地立足。

或许追求稳定是种本能,在我们眼中,高才生能力更强,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而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名校生更倾向于考取公务员、教师等稳定的职位。

百万粉丝的女博士进入高校拟录取名单,网友:果然宇宙的尽头是考编

教师可能是最受尊重的职业之一,而大学老师往往因为学识渊博更被人们敬仰。就连在某个知名职场节目中走红,并吸粉百万的梅桢,也想成为其中一员。

华东政法大学的拟聘名单公布后,看到梅桢榜上有名的网友们感慨,这样优秀的她在企业中明明可以拿到更高待遇,却还是更愿意去大学工作,果然“宇宙的尽头”是考编啊。

不过由于梅女士的学历背景被曝光,很多同学觉得她在澳洲就读的本科院校水平一般,到北大读博士也沾了澳洲国籍的光,对其执教能力很质疑。

后来梅桢也宣布放弃这次入职机会,事情才平息下来。对于梅女士到底学术能力如何我们暂不讨论,但人们对“铁饭碗”的向往却值得深思。

高校取消事业编,不等于铁饭碗不存在,梅桢攀不上是有原因的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事业单位已经在改革了,大学教师的事业编身份也逐渐取消。一些人觉得,大学老师没了编制,稳定程度似乎还不如中小学老师。

而实际上高校教师,是不会因此而有太多影响的。首先,高校得到的财政支持不会减少,大学老师的工资也不会降低。

除了固定的基本工资,高校老师还有其他增加收入的正规渠道,比如参与科研实验项目,根据不同题目和不同难度系数,老师能获得的资金也不同。

此外,老师根据自己的创作,出版相关书籍,也是被允许的。他们可以合法获得版权费、分红等收入。还有一些教师被邀请额外讲学,也是能得到课时费的。

其次,事业编虽不在,但职称制度依然存在,同样是种保障。在很多国家,“大学教授”只是职业名词,如果教授从一个学校离职,这个身份自然消失。

但教授在我国同时还是一种职称,也就是说,哪怕从一所高校辞职,依旧有这个头衔,去别的大学任教也无需“从头再来”。

这样的规则其实是对优秀执教者的一种鼓励。可见进入大学当老师,有着很多其他行业难以代替的待遇,即使取消事业编也不会影响人们争相应聘。

也正因如此,高校对教师学术和教学能力也会很重视,特别是名校,教师水平直接影响着自己的口碑。回到梅桢的话题,她最后没有进入华政任教还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其本科阶段含金量问题,她留学期间的学校并非野鸡大学,但网友换算了录取分数,指出学校水平大概就是高考400多分的层次。

其次,梅桢是以澳洲国籍的身份申请北大读博,难度系数跟国内正常考取的方式比,要低很多。再次,其论文也被同学找出,不少人认为其水平难以让人满意。

再加上梅桢平时在个人社交平台,分享的往往是美妆等内容,对学术和教育方面的讨论反而很少,所以学生们也觉得她更像“美妆博主”。

综合了多方面,她出现在华政拟录取名单的事,引起了学生们的抵制。虽然梅桢在整体素质上也是比较优秀的,不过同学们依然觉得她“攀不上”大学教师这个职业。

【笔者寄语】事业编是工作稳定的一个代名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绝对稳定的岗位只会越发稀少。对编制制度进行改革,可以减少“一劳永逸”的心态。

不过从整个就业环境看,大学老师的待遇依然是不错的,取消事业编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变动。所以有潜力入行的学生,还是要积极把握机会。

但想成为高校教师,自然也需要强大的知识基础和教学研究能力,这样才能用自己的实力,让学生信服,同时也是对学校和学子的负责。

今日话题:对于高校取消事业编,你怎么看呢?

可以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